时间: 2025-04-28 05:2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1:40
重泊杨港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交石夹头栖落鸿,
卸桅强饭伤飘蓬。
隔洲渔屋披乱草,
入港客舟维古枫。
际晚望断风帘矗,
才晴洗得雪林空。
旧侨野寺重寻懒,
回眺炊烟摇苇丛。
在石头交错的地方,鸿雁栖息下来,
卸去桅杆后,强行吃饭,心中却感到飘零。
隔着洲渚,渔屋掩映在杂草之中,
客舟驶入港口,依靠着古老的枫树。
傍晚时分,望着远处的风帘高耸,
刚刚放晴,洗净了雪白的林空。
昔日的寺庙,重回这里却感到懒散,
回首时炊烟轻轻摇曳在芦苇丛中。
董嗣杲,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山水、田园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
《重泊杨港》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思考,体现了“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重泊杨港》是一首表现宋代江南水乡风情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开篇就以“交石夹头栖落鸿”引入,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港口,鸿雁的栖息象征着高远与自由,而“卸桅强饭伤飘蓬”则反映了诗人在旅行中的疲惫与无奈。接着,诗人描绘了渔屋、古枫等元素,进一步渲染出江南水乡的恬静与自然之美。
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的情感逐渐由宁静转向思索,晚景中“望断风帘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的“回眺炊烟摇苇丛”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乡愁,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生活。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细腻又深邃,展示了董嗣杲深厚的诗歌功底。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诗中“交石夹头栖落鸿”中的“鸿”指的是哪种鸟?
A. 鹰
B. 雁
C. 鸽
D. 鸡
诗中提到的“重寻懒”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愉悦
C. 懒散
D. 惊讶
“才晴洗得雪林空”中的“雪林”指的是什么?
A. 雪白的天空
B. 雪后的林木
C. 雪地
D. 雪山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重泊杨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