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1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12:46
《沁园春(再和)》
作者:刘克庄
惭愧清朝,罢贡包茅,住发牙璋。
便羊裘归去,难留严子,牛衣病卧,肯泣王章。
畴昔忧天,如今怀土,田舍鸡肥社酒香。
甘雨足,且免扶鉏苦,免踏车忙。
先生少拟荀扬。晚自觉才衰可斗量。
甚都无白凤,飞来玄草,亦无紫气,下烛干将。
待得新亭,倒持手版,何似抽还政事堂。
荣与辱,算到头由我,不属苍苍。
感到羞愧于清朝的衰败,放弃了贡品和包茅,住下发黄的牙璋。
穿上羊裘回去,难以留住严子,牛衣病卧,竟肯为王章而哭泣。
曾经忧心国事,如今怀念故乡,田舍的鸡肥了,社祭的酒香飘四方。
甘霖充足,得以免去锄地的辛苦,也不用忙碌于车田。
先生曾少有荀子的气概,晚来才觉自己衰老得可怕。
什么白凤飞来,玄草无踪,连紫气也不见,烛下的干将无用。
等到新亭,倒持手版,何必再去抽身政事堂。
荣辱算到头由我,不再归属于那苍苍的天命。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石庵,晚号秋水,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刘克庄在诗歌创作上追求清新脱俗,常以古诗和词为主,作品风格受宋代文人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朝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际,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忧国与今时的怀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在经历了政治的沉浮后,诗人渴望归隐田园,享受宁静生活。
《沁园春(再和)》是一首情感丰富且意蕴深远的诗作。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清朝的惋惜和对故乡的眷恋。开头以“惭愧”二字引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直面与不满,深刻反映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从对清朝的阐述转向对个人生活的反思,画面从宏观的政治转向微观的个人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中“田舍鸡肥社酒香”的描写,生动展现了乡村的丰饶与安宁,给人以温暖的感受。通过“甘雨足,且免扶鉏苦,免踏车忙”,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对田园牧歌的渴求,流露出对繁忙政务的厌倦。整首诗在情感上有一种从忧虑到释然的转变,最后以“荣与辱,算到头由我”作结,表明诗人选择掌握自己命运的决心,传达出一种主动放下的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与掌控,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官场的厌倦,最终选择归隐田园的决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沁园春(再和)》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牛衣病卧”是指?
“荣与辱,算到头由我”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登高》 vs 《沁园春(再和)》
此为对《沁园春(再和)》的全面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的美丽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