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2:35
哭孙季蕃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岁晚湖山寄幅巾,
浩然不见两眉碑。
看花李益无同伴,
顾曲周郎有后身。
厚禄殷勤营葬地,
隐君欢喜得吟邻。
看来造物于君厚,
判断风光七十春。
在岁末的湖山之中,我寄托情感于这幅巾帕,
但浩然的气概已不见于两眉之间的碑刻。
看那花开时节,李益再无同伴,
而顾曲的周郎却有了后辈。
厚重的俸禄和殷勤的安排营建了你的墓地,
隐君的欢喜也从邻居那里得以吟唱。
看来造物对你厚待,
可以判断你在七十春光中的风采。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景山,晚号青山,宋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其诗风豪放,擅长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作品多涉及时事和个人情感,融合了豪放与婉约的风格。
《哭孙季蕃二首》是刘克庄为怀念好友孙季蕃而作,表达对其的深切哀悼和怀念。诗中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体现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及对生命的思考。
《哭孙季蕃二首》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沉思。开篇以“岁晚湖山寄幅巾”引出对友人的追忆,湖山间的清冷与岁末的凄凉恰如其分地映衬了失去友人的悲伤。接下来的“浩然不见两眉碑”,则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感结合,表达了对友人遗迹的渴望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诗中提到的“看花李益无同伴”与“顾曲周郎有后身”,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表现了孤独与无助,后者则是对生命延续的感慨。这一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友人个体存在的珍视,也寓意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提到的“厚禄殷勤营葬地”,更是表达了对友人逝去后世俗安排的无奈与感慨,隐隐流露出对生死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观照,又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展现了刘克庄的诗歌艺术魅力。
整首诗以对友人的追忆和对生命的思考为主旨,传达出人生的无常、友情的珍贵以及对生命延续的渴望,情感真实而深邃。
诗中提到“岁晚湖山”指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李益”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哭孙季蕃二首》的艺术魅力及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