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45
几载皖山耕,忽提孤剑行。
战场中有骨,尺籍上无名。
马自寻归路,身空试贼营。
却疑兵解去,曾说炼丹成。
几年来我在皖山耕作,忽然提起孤剑出行。
战场上尸骨满地,名册上却没有他们的名字。
马儿自个儿寻找回家的路,我却空着身子试探敌营。
不禁怀疑敌军已经解散,曾传闻炼丹可以长生不老。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孟群,号白云,宋代诗人和政治家,生于今江苏省。他在诗歌和词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作品常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该诗作于刘克庄晚年,正值南宋与金、元多次战争的时期,诗人经历了战乱的苦痛,反映了他对战场无情和生死的思考。
刘克庄的《陈虚一》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战诗。诗的开头描绘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中耕作的场景,表现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珍惜。然而,随着“忽提孤剑行”的转折,诗人带着孤独与勇气走上了战场,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接下来的两句“战场中有骨,尺籍上无名”则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许多英勇战士在战场上牺牲,却在名册上无处可寻,显示了对无名英烈的惋惜和对战争无情的控诉。
“马自寻归路,身空试贼营”表现了诗人对归属的思考。马儿自有归路,而诗人却在敌营中徘徊,暗示着他对于国家、人民的责任和使命感。最后一句“却疑兵解去,曾说炼丹成”则引发了对长生和不死的哲思,似乎在质疑战斗的意义,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战乱的沉痛反思,以及对生命与归属的深切思考。刘克庄在此诗中不仅仅表达了个人的感受,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无情控诉和对未来的渴望。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生命的思索,表现了诗人对无名英烈的惋惜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揭示了战乱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的深刻影响。
选择题:诗中“尺籍”指的是什么?
A. 名册
B. 军队
C. 书籍
D. 田地
填空题:在诗中,诗人的马自寻归路,而他则身空试__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炼丹”是指古代的炼金术。(对/错)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陈虚一》更多地体现了对战争的反思和无奈,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兴衰与百姓的苦难。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主题和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