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6:0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6:02:31
登凤凰台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千年百尺凤凰台,
送尽潮回凤不回。
白鹭北头江草合,
乌衣西面杏花开。
龙蟠虎踞山川在,
古往今来鼓角哀。
只有谪仙留句处,
春风掌管拂蛛煤。
这首诗描写了千年不变的凤凰台,潮水再也无法召唤凤凰归来。北边的白鹭与江边的草木相映成趣,西边的乌衣巷迎来了杏花的盛开。雄伟的山川依旧屹立,古往今来的战鼓声依然在耳。只有那被贬谪的仙人留下了诗句,春风轻拂,似乎在掌控着一切。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在诗歌上以清新俊逸、意境深远著称,常常关注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体现出一种对人事无常的哲理性思考。
杨万里的《登凤凰台》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引人入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白鹭”、“杏花”等,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开篇以“千年百尺凤凰台”引出,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接着,诗人通过“送尽潮回凤不回”描绘出潮水的无常与凤凰的离去,暗含对过往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惋惜。
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诗人又引入了“龙蟠虎踞”的壮丽山川,表现出对国家山河的自豪与依恋,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最后一句“春风掌管拂蛛煤”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结尾,春风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谪仙”的自嘲则传达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超脱。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及押韵的技巧,使得诗句流畅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时空对比与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思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凰台”象征什么?
A. 失落的美好
B. 伟大的历史
C. 自然的和谐美
“白鹭北头江草合”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春天的生机
C. 历史的沉重
诗中的“谪仙”指的是?
A. 诗人的理想
B. 被贬谪的神仙
C. 现实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