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3:5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3:57:10
原文展示:
群儿鞭笞学官府,翁怜痴儿傍笑侮。翁出坐曹鞭复呵,贤于群儿能几何。儿曹相鞭以为戏,翁怒鞭人血流地。等为戏剧谁后先,我笑谓翁儿更贤。
白话文翻译:
一群孩子模仿官府鞭打,老人怜悯痴儿在旁边笑着嘲弄。老人出来坐在官位上鞭打并呵斥,比那些孩子能强多少呢?孩子们互相鞭打当作游戏,老人愤怒地鞭打人流血满地。同样是戏剧,谁先谁后,我笑着说老人和孩子们都一样贤能。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比孩子们的游戏和老人的行为,讽刺了官府的残暴和无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官府腐败,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官府的讽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孩子们模仿官府鞭打的游戏和老人的实际行为,揭示了官府的残暴和无能。诗中,孩子们的游戏虽然模仿官府,但只是儿戏,而老人的行为则是真实的官府行为,却同样残忍。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讽刺了官府的虚伪和残暴,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正义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讽刺官府的残暴和无能,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正义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群儿鞭笞学官府”反映了什么? A. 孩子们的游戏 B. 官府的残暴 C. 老人的行为 D. 社会的现实 答案:A
诗中“翁怜痴儿傍笑侮”中的“翁”指的是什么? A. 孩子 B. 老人 C. 官府 D. 社会 答案:B
诗中“翁出坐曹鞭复呵”反映了什么? A. 孩子们的游戏 B. 官府的残暴 C. 老人的行为 D. 社会的现实 答案:C
诗中“我笑谓翁儿更贤”表达了什么? A. 对老人的赞赏 B. 对孩子们的赞赏 C. 对老人和孩子们的讽刺 D. 对社会的赞赏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