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1:37
忠献韩公挽辞二首 其二
——王安石
两朝身与国安危,典策哀荣此一时。
木稼尝闻达官怕,山颓果见哲人萎。
英姿爽气归图画,茂德元勋在鼎彝。
幕府少年今白发,伤心无路送灵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韩公的哀悼与敬仰。诗中提到,韩公在两朝之际,国事的安危与他息息相关,这一时的典章制度都令人感伤。他曾听闻达官显贵的恐惧,而如今目睹了哲人的衰退。韩公英俊的风姿与气宇宛如画卷般美丽,而他的丰功伟业在历史的鼎盛中依旧闪光。然而,如今在幕府工作的年轻人已是白发苍苍,满心悲伤却无路可去送别他的灵柩。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其推行新法而闻名,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主要是为韩琦(即韩公)所作的挽歌,表达了对其的敬意与哀悼。韩琦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王安石与他有着深厚的友谊,写作此诗以表达对他的怀念。
《忠献韩公挽辞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挽诗,王安石通过对韩公生平的回顾,反映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开篇便以“两朝身与国安危”引入,表明韩公在历史变迁中对国家的影响力,显得极为重要。接着“典策哀荣此一时”,更是将个人的荣辱与国家的兴亡紧密相连,突显了韩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中以“木稼尝闻达官怕,山颓果见哲人萎”展现了政治风云的变幻,达官显贵的恐惧与哲人的衰退形成鲜明对比,形成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刻批判。接下来“英姿爽气归图画,茂德元勋在鼎彝”,王安石以生动的艺术手法描绘了韩公的英俊与成就,仿佛他的一生是一幅完美的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最后,“幕府少年今白发,伤心无路送灵輀”一句中,诗人用“白发”象征时间的无情,表现了对韩公的无尽惋惜,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力的悲伤。整首诗情感深厚,字句之间流露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对逝去英雄的怀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韩公的哀悼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怀,表现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历史的思考,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复杂性和历史的无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木稼”是指什么?
“英姿爽气归图画”中的“图画”指代了什么?
“幕府少年今白发”反映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挽诗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切思考,但王安石更侧重于对个人的怀念,而杜甫则更关注于国家的命运与人民的苦难。这种差异反映了两位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不同倾向。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同时拓宽对宋代诗词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