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2:06
苏才翁挽辞二首 其二
翰墨随谈啸,风流在弟兄。
浮名同逆旅,壮志负平生。
使节何年去,丧车故老迎。
悠悠京口外,落日照铭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提到的“翰墨”指的是文才和学问,随着谈话而飞扬,显示出风流才子之间的相互欣赏。而“浮名”就如同过客,短暂而不实在,诗人感慨自己壮志未酬,心中有所遗憾。“使节”指代的是出使他国的使命,诗人回忆起曾经的朋友,而“丧车故老迎”则暗示着朋友的离去。最后一句描绘了京口的景象,夕阳下的铭旌,既是纪念,也是对往事的追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晚号涧溪居士,北宋时期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文学家。他主张改革,推行新法,致力于国家的富强与民众的福祉。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
《苏才翁挽辞二首》是王安石为悼念朋友苏洵所作。苏洵是著名的文学家,其才华横溢,王安石与其有深厚的友谊。此诗表达了王安石对朋友的怀念与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苏才翁挽辞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感情的挽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厚的友情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奈。首句“翰墨随谈啸”,生动描绘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思想碰撞,表现出一种洒脱的风范。“风流在弟兄”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与苏洵之间的情谊,体现了文人之间的相互欣赏与激励。
接下来的“浮名同逆旅”,通过对比浮名与壮志,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理想的执着,显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壮志负平生”,在此句中,诗人不仅反映了自己的志向未能实现的遗憾,也映射出对朋友未竟事业的无奈。接下来的“使节何年去”,则引发对友人离世时间的追忆,结合“丧车故老迎”,更让人感受到世事无常,生离死别的悲凉。
最后一句“悠悠京口外,落日照铭旌”更是将整首诗推向高潮,夕阳的余晖照耀着铭旌,既是在缅怀故人,也是在感悟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示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过往的追忆。
“浮名同逆旅”中的“逆旅”是什么意思?
A. 朋友
B. 过客
C. 诗歌
诗中提到的“丧车”象征什么?
A. 喜庆
B. 离别
C. 旅行
王安石的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怀念与惋惜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