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5:46
游子天涯,乡关何处,祇见烟水盈盈。
悲歌慷慨,长啸鬼神惊。
俯瞰鹭江江上,风波恶,一叶帆轻。
水操台,延平故垒,无限古今情。
悽清。萧寺里,钟敲晓日,肠断声声。
叹千丈光芒,浴海东升。
欲问长安远近,山寂寂,顾盻谁应。
流连久,俗尘洒尽,忘却计归程。
游子在天涯漂泊,家乡在何方,只看到满眼的烟水朦胧。悲伤的歌声慷慨激昂,长啸声中惊动了鬼神。俯视鹭江,风浪恶劣,小船在水面轻轻摇曳。水操台上,延平的古堡,承载着无尽的古今情怀。萧条的寺庙里,钟声敲响晨曦,肠断心伤声声入耳。叹息那千丈光芒,沐浴在东升的海面上。想要询问长安的远近,山中寂静无声,回首又有谁来回应。流连忘返,尘世的烦扰已然洒尽,忘却了归家的路程。
温树校(1868-1927),字良甫,号瑶坛,近代诗人,生于福建,曾在日本留学,致力于推动新文化运动。其作品多以抒情和游子思乡为主题,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满庭芳 登观日台》创作于温树校的游历生涯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及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在社会动荡和变革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遗迹,传达了对古今交替的思考。
《满庭芳 登观日台》是一首充满抒情和哲思的古诗,诗人在游子身份的框架下,描绘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历史的感慨。诗的开篇便设定了游子的形象,透过“烟水盈盈”的描写,展现出模糊而遥远的乡愁。接下来的“悲歌慷慨,长啸鬼神惊”,不仅道出了游子的悲伤,更渗透出一种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俯瞰鹭江江上,风波恶,一叶帆轻”这一句,通过对比,突显了小船在风浪中的脆弱,象征着游子在外漂泊的无助和孤独。紧接着的“水操台,延平故垒,无限古今情”,则将目光转向历史,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
诗中“萧寺里,钟敲晓日,肠断声声”一句,描绘了晨钟的哀愁,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情感。在对长安的询问中,诗人似乎又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与失落,问谁能回应自己的思乡之情。最后一句“流连久,俗尘洒尽,忘却计归程”,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对尘世烦扰的超然和对归家的迷茫。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沉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游子的眼睛,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归属感的追寻。
游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漂泊与思乡
C. 富有
D. 忘却
“肠断声声”指的是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失落与悲伤
C. 安宁
D. 愤怒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欢自然
B. 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
C. 对历史的漠视
D. 对生活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