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湖戏作一绝》

时间: 2025-07-12 09:20:28

诗句

一士千金未易偿,我从陈、赵两欧阳。

举鞭拍手笑山简,祇有并州一葛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9:20:28

原文展示:

一士千金未易偿,我从陈赵两欧阳。
举鞭拍手笑山简,祇有并州一葛强。

白话文翻译:

一个士人千金的身价难以偿还,而我则是从陈、赵两家,以及欧阳家族中走出来的。
我举起鞭子拍手,笑着对山简(山中隐士)说,只有并州的葛强才有这样的能力。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有文化、有地位的知识分子。
  • 千金:形容极高的价值或身价。
  • 难易偿:难以偿还。
  • 举鞭拍手:举鞭子拍手,表示兴奋或欢快的情绪。
  • 山简:这里可能指代隐士或在山中隐居的人。
  • 并州:古地名,今山西省一带。
  • 葛强:可能是指某个有名的人物,或具有象征意义的角色。

典故解析:

  • 欧阳:指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代表了文人风范。
  • 陈赵:可能指代历史上的某些士族或家族,强调作者的文化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散文和书法成就斐然,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一生经历了政治风波,曾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创造出大量传世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的游历中,表达了他对士人身份和文化的自豪感,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

诗歌鉴赏:

《西湖戏作一绝》是一首表现了苏轼对士人身份的自豪和对人生观念的思考的诗作。诗中,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千金身价的看法,认为这种身价是难以偿还的。诗的开头提到“士”与“千金”的对比,暗示了士人的价值不仅在于金钱,而在于文化和道德的内涵。

接着,作者提到自己从“陈赵两欧阳”出身,强调了自己的文化背景与身份。这一部分不仅是自我介绍,更是对传统士人身份的认同及对文化传承的自豪。

最后两句“举鞭拍手笑山简”,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洒脱的性格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以欢快的姿态与隐士交流,表现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轻松而幽默,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士人责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士千金未易偿:士人身价难以用金钱来衡量,暗示士人的价值更在于内涵。
  • 我从陈赵两欧阳:强调作者的文化渊源,表明自己与许多名门望族有联系。
  • 举鞭拍手笑山简:表现出一种轻松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的调侃与幽默。
  • 祇有并州一葛强:暗指在特定情况下,只有并州的葛强才具备某种特殊的能力,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形成对比和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士人身价以“千金”来比拟,强调了其难以衡量的价值。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表现士人的风采和对世俗名利的态度,探讨了文化的价值与个体的身份认同,传达了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文化和知识的传承者。
  • 千金:代表世俗的财富和价值观。
  • 山简:隐喻隐士的生活方式,象征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 并州:特定地区的象征,可能代表某种独特的文化或人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金”指什么?

    • A. 财富
    • B. 士人的价值
    • C. 诗人的身份
  2. “举鞭拍手笑山简”中的“山简”指的是?

    • A. 隐士
    • B. 山中的景色
    • C. 一个地方
  3.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悲伤
    • B. 幽默轻松
    •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轼的诗与李白的作品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和对人生态度上的异同。李白的豪放与苏轼的洒脱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风格的士人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和赵宫保别杭州 和章友直城东春日 和张伯常岘山亭晚起元韵 和御制上元观灯 和孙少述侯职方同燕席 和史馆相公上元观灯 和孔平仲 和酬王平甫道中见寄 和酬孙少述 和陈郎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酸水 拾带重还 道合志同 过则勿惮改 沐猴衣冠 马腹逃鞭 牙字旁的字 屠龙之伎 惮结尾的成语 倒八字的字 包含叙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桑笄 干敏 回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