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17:0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7:03:48
白花冷澹无人爱,
亦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
被人还唤作朝官。
这朵白花冷淡孤独,没有人爱慕,但它的名字却与牡丹相仿。它应该像东宫的白赞一样被赞美,却被人称作朝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东宫白赞善”指的是东宫的白衣官员,可能指的是唐代的某位才子,此处用以比喻那些受到赞美的人,反映了社会对才华与地位的认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受到广泛喜爱。他的诗歌主题多样,涉及政治、社会、人生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社会名利的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诗中通过白花的描写,表达了他对高洁但不被认可事物的同情与理解。
《白牡丹》以白色的牡丹为喻,借花喻人,表现了白居易对美与名声关系的深刻思考。在古代,牡丹被视为“花王”,象征着富贵与美丽。然而,诗中所描绘的白花虽与牡丹同名,却冷淡孤独,无人问津,反映了诗人对自身与社会的关系的思索。
全诗四句简单而精炼,白居易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被忽视的美。白花的孤独与牡丹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那些真正优秀的人往往不被世俗所认同。诗人用“被人还唤作朝官”来讽刺那些被世俗所认可的卑微地位,显示出诗人对名利的深刻反思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能,也传达了他对人生意义的追寻。白花的孤独不仅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映,也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坚守,具有深厚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被忽视的美的同情,以及对世俗名利的不屑。通过白花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追求真理与内在价值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白花的状态如何?
诗中提到的“白赞”是谁的象征?
诗中强调了什么主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强调享乐与名声的追求,而白居易则是对名与美的反思,二者展现了不同的价值观。
推荐书目:
通过对《白牡丹》的深入分析与理解,可以更好地欣赏白居易的诗歌魅力和其所传达的深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