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又和答云岩》

时间: 2025-05-04 10:39:39

诗句

翠箔香销昨梦回,惊残楼角动寒梅。

夜来颇觉风霜薄,问讯南枝开未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9:39

诗词名称: 又和答云岩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翠箔香销昨梦回,惊残楼角动寒梅。
夜来颇觉风霜薄,问讯南枝开未开。


白话文翻译:

昨夜的梦境在翠色的帷幕中消散,惊扰了楼角的寒梅花。
夜里我感到风霜似乎变得轻薄,特地来问南方的梅花是否已经绽放。


注释:

  • 翠箔: 翠绿色的帷幕,象征梦境或美好的回忆。
  • 香销: 香气散去,指梦境的消失。
  • 惊残: 惊动了仍然残存的寒梅。
  • 楼角: 指楼阁的角落,描绘出特定的环境。
  • 动寒梅: 寒梅受到惊扰,可能暗示梅花的脆弱或美丽。
  • 颇觉: 相当感觉,表达一种感受。
  • 风霜薄: 风霜变得轻微,可能暗示季节的变迁。
  • 南枝开未开: 南方的梅花是否已经开放,表现对春天的期待。

典故解析:

  • 寒梅: 寒梅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常被用来表达诗人不屈的精神。
  • 南枝: 通常指梅花开花的时间,代表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子华,号东洲,宋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称赞。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常有抒情成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寒之际,诗人通过对梦境的回忆和自然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诗歌鉴赏:

李曾伯的《又和答云岩》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作,营造了一个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氛围。首句“翠箔香销昨梦回”以轻柔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梦醒的瞬间,翠箔象征着美好的梦境,而梦的消散带来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惊残楼角动寒梅”则以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寒梅受到惊扰的情景,既表现出梅花的脆弱,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后两句“夜来颇觉风霜薄,问讯南枝开未开”更是充满了春天的期待,诗人在寒冷的夜里体会到风霜的轻薄,似乎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他发问南方的梅花是否已经开放,流露出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这种情感的起伏,既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也象征着人心的复杂。

全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结合了梦境与现实,寒梅与春光,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李曾伯通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一种哲理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翠箔香销昨梦回: 描述梦境的消逝,表现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2. 惊残楼角动寒梅: 寒梅被惊动,暗示着脆弱与坚韧的对比,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波动。
  3. 夜来颇觉风霜薄: 诗人通过感官体验自然的变化,暗示季节的转变。
  4. 问讯南枝开未开: 提问南方的梅花是否开花,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 “翠箔”与“香销”比喻梦境的美好与短暂。
  • 拟人: “动寒梅”赋予梅花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梦境与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春天到来的思考,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期望和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箔: 美好梦境的象征。
  • 寒梅: 高洁与坚韧的象征。
  • 南枝: 春天与希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翠箔”指的是什么? A. 翠绿色的帷幕
    B. 绿色的树木
    C. 春天的花朵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寒梅”象征着____

  3. 判断题: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 (对/错)


答案:

  1. A
  2. 高洁/坚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王安石
  • 《春晓》: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 同样以梅花为题材,表现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通过春天的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李曾伯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石榴二十韵 饮致用神麹酒三十韵 月三十韵 赋得春雪映早梅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 戴光弓(韦评事见赠也) 别岭南熊判官 赠咸阳少府萧郎 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字旁的字 险战 危菑 套型 拂袖而起 韦字旁的字 坚贞不屈 夸功自大 百端交集 魁梧奇伟 足字旁的字 石麒麟 言字旁的字 生辰吉帖 同字框的字 包含螳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