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6:28
原文展示:
赠咸阳少府萧郎
作者: 元稹
莫怪逢君泪每盈,
仲由多感有深情。
陆家幼女托良婿,
阮氏诸房无外生。
顾我自伤为弟拙,
念渠能继事姑名。
别时何处最肠断,
日暮渭阳驱马行。
白话文翻译:
别时不要怪我泪水常常盈眶,
因为我对你有太多的感慨和深情。
陆家的小女儿托付给了良缘,
阮家的亲戚们也没有外生的儿子。
我自伤自己作为弟弟的笨拙,
想到你能继承姑姑的名声。
分别时哪里最令人心痛,
日暮时分我在渭阳驱马离去。
注释:
- 逢君:遇见你,指诗中的朋友。
- 仲由:此指孔子的弟子之一,表明感情深厚,感慨万千。
- 陆家幼女:指陆家年轻的女儿,表达了对她婚姻的祝福。
- 阮氏诸房:阮氏家族的亲戚,表明家族联结的重要性。
- 自伤为弟拙:自伤自己作为弟弟不够聪明或能干。
- 继事姑名:延续姑姑的名声,意味着责任和期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元稹,字微之,晚唐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以其清新、质朴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涉及爱情、友情及对生活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稹的朋友萧郎即将离别之时,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临别的感伤,反映了唐代人际关系的复杂与情感的细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厚谊。诗的开头通过“莫怪逢君泪每盈”一句,直接点明了情感的基调,带着几分自责与无奈。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似乎是因为对方即将远行而愈加显得珍贵。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提及陆家和阮氏,暗示了婚姻的美好与家庭的期望,同时又流露出对自己能力不足的自伤,体现了复杂的情感纠葛。
“念渠能继事姑名”一句,表明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与期许,既有对友人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与不安。最后两句“别时何处最肠断,日暮渭阳驱马行”则以景衬情,描绘了离别时的惆怅与孤独,渭阳的日暮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惋惜,情感愈发浓烈。
整首诗将离别的愁苦与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交织在一起,具有很强的个人情感特征,同时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脆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莫怪逢君泪每盈:不要怪我见到你时泪水常常满眼,这句直入主题,表现出深厚情感。
- 仲由多感有深情:提及孔子的弟子仲由,暗示自己对友人的感情深刻。
- 陆家幼女托良婿:提到陆家女儿的婚事,表明对家庭幸福的祝愿。
- 阮氏诸房无外生:阮氏家族的亲戚,指代家族的延续与联系。
- 顾我自伤为弟拙:表达自我反思与自责,感叹自己作为弟弟的无能。
- 念渠能继事姑名:期待朋友能继承姑姑的名声,承载家族的期望。
- 别时何处最肠断:在分别时,心中最痛的地方在哪里?
- 日暮渭阳驱马行:描绘离别时的意境,渭阳的日暮象征着心中的惆怅。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泪每盈”形象地表达情感的流露。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韵律美。
- 象征:日暮象征着离别的悲伤与无奈。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离别的惆怅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脆弱。
意象分析:
- 泪水:象征着情感的真挚与伤感,表现了离别时的心痛。
- 日暮: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
- 马行:象征着旅途的开始与离别的决然,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陆家幼女”指的是什么?
- A. 陆家女儿的婚事
- B. 陆家女儿的丧事
- C. 陆家女儿的生日
-
“日暮渭阳驱马行”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欢聚的场面
- B. 离别的情景
- C. 旅行的愉悦
-
诗中“自伤为弟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什么感受?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词对比:
- 元稹的《赠咸阳少府萧郎》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离别的惆怅,但元稹的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而白居易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情感,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