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宿东鲁父居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7-27 22:02:05

诗句

郡国何时极,羁愁触处生。

望随天不尽,春共野兼平。

烟树淮南阔,渔盐楚俗轻。

飘零五年别,叹息鬓毛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02:05

原文展示:

宿东鲁父居二首 其二 张耒 〔宋代〕 郡国何时极,羁愁触处生。 望随天不尽,春共野兼平。 烟树淮南阔,渔盐楚俗轻。 飘零五年别,叹息鬓毛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不知何时才能到达郡国,旅途中处处触动愁思。眺望远方天际无边,春天与原野一样广阔。淮南的烟树显得格外宽阔,楚地的渔盐风俗显得轻松自在。漂泊五年分别,叹息鬓发更加斑白。

注释: 字词注释:

  • 郡国:指作者所向往的故乡或目的地。
  • 羁愁:旅途中的忧愁。
  • 触处生:随处产生。
  • 望随天不尽:眺望远方,天空似乎没有尽头。
  • 春共野兼平:春天与原野一样广阔无边。
  • 烟树淮南阔:淮南地区的树木在烟雾中显得格外宽阔。
  • 渔盐楚俗轻:楚地的渔盐生活风俗显得轻松自在。
  • 飘零五年别:漂泊在外已经五年,与家人分别。
  • 叹息鬓毛更:叹息自己的鬓发更加斑白。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提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旅途的无奈。诗中“望随天不尽,春共野兼平”一句,以广阔的视野和春天的生机盎然,象征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憧憬和希望。而“烟树淮南阔,渔盐楚俗轻”则通过对淮南和楚地风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轻松自在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飘零五年别,叹息鬓毛更”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郡国何时极,羁愁触处生”:表达了作者对到达目的地的渴望和对旅途的忧愁。
  • “望随天不尽,春共野兼平”:通过广阔的视野和春天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憧憬。
  • “烟树淮南阔,渔盐楚俗轻”:描绘了淮南和楚地的风俗,表达了作者对轻松自在生活的向往。
  • “飘零五年别,叹息鬓毛更”: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望随天不尽”比喻作者内心的无限憧憬。
  • 拟人:“春共野兼平”将春天拟人化,与原野一样广阔。
  • 对仗:“烟树淮南阔,渔盐楚俗轻”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忧愁,以及对轻松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望随天不尽:象征作者内心的无限憧憬。
  • 春共野兼平:象征春天的生机盎然和广阔无边。
  • 烟树淮南阔:象征淮南地区的宽阔和烟雾缭绕的景象。
  • 渔盐楚俗轻:象征楚地的轻松自在生活风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望随天不尽”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忧愁 B. 憧憬 C. 无奈 D. 感慨
  2. “烟树淮南阔”描绘了哪个地区的景象? A. 淮南 B. 楚地 C. 东鲁 D. 郡国
  3. “飘零五年别”表达了作者什么经历? A. 离家五年 B. 旅行五年 C. 漂泊五年 D. 思念五年

答案: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的《寄黄几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忧愁。
  • 秦观的《鹊桥仙》:通过描绘牛郎织女的相会,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分离的无奈。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宿东鲁父居二首 其二》与黄庭坚的《寄黄几复》都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忧愁,但张耒的诗更多地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而黄庭坚的诗则更多地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包括张耒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查询

自咏 中秋步月 贫士吟 田家乐 踏莎行 过金山寺 菩萨蛮 阮郎归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章显 禾字旁的字 如狼如虎 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彪耀 宵小之徒 从善若流 鸟字旁的字 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驴鸣狗吠 臼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私私 洋漆马桶 铢积丝累 浑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