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1:19
溪畔长吟处处虫,村头皎皎月当空。
自怜短发如霜白,且喜衰颜借酒红。
萤光照耀河山外,爽气清凉宇宙中。
鏖战文场今夜尽,谁人高步广寒宫。
在溪边吟唱的地方,虫鸣声此起彼伏,村头的明月高悬在空中。我暗自怜惜短发如霜般白,且乐于用酒来掩饰衰老的面容。萤火虫的光辉照耀着遥远的河山,清爽的气息在宇宙中弥漫。今夜文人的争斗到此结束,谁能高昂步入广寒宫呢?
安祯,清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象,并融入个人情感,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写于中秋佳节,正值月圆之际,诗人借此良辰美景,抒发自己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化的感慨。中秋是一个团圆的节日,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中秋步月》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借助虫鸣和萤火虫的光辉,描绘出一幅宁静却又感伤的夜景。诗的开头通过“溪畔长吟处处虫”,引入了一个自然的环境,虫鸣声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与夜的静谧。接着“村头皎皎月当空”,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整个村庄,象征着希望与团圆。
在接下来的“自怜短发如霜白,且喜衰颜借酒红”中,诗人直面衰老的事实,短发如霜白,显示出岁月的无情,而用酒来掩饰衰老的面容,更是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调侃。诗的后半部分,萤光和爽气的描写,带来了自然的清新感,诗人似乎在这种环境中找到了些许慰藉。
最后两句“鏖战文场今夜尽,谁人高步广寒宫”,则是对文人生活的深刻反思,文坛的争斗虽然激烈,但最终的归宿又何在?诗人向往的“广寒宫”象征着理想与宁静,表达出对高洁境界的渴望。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深邃,让人读后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宁静美景,反映诗人对人生变幻的感慨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人用自然的景象映衬内心的情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中提到的“村头皎皎月当空”指的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d) 元宵节
诗人用什么来掩饰衰老的面容?
a) 水
b) 酒
c) 诗歌
d) 笑容
“谁人高步广寒宫”中的“广寒宫”指代什么?
a) 地球
b) 月宫
c) 天宫
d) 人间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月亮这一意象的不同理解与表达,展现了各自的情感与人生境遇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