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1:09
原文展示:
种芭蕉 张耒 〔宋代〕 幽居玩芳物,自种两芭蕉。 空山夜雨至,滴滴复萧萧。 凉叶泛朝露,芳心展夕飚。 东堂日虚静,秀色慰无聊。
白话文翻译:
我隐居的地方欣赏着美丽的植物,自己种了两棵芭蕉。 在空旷的山中,夜晚的雨来临,滴滴答答,又萧萧作响。 凉爽的叶片上泛着早晨的露水,芳香的心随着傍晚的风展开。 东边的厅堂日子平静而宁静,美丽的景色慰藉着我的无聊。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反映了作者隐居生活中的闲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张耒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通过种植芭蕉和欣赏自然景色,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居生活中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中,“幽居玩芳物,自种两芭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亲手种植的乐趣。“空山夜雨至,滴滴复萧萧”则通过雨声的描写,增强了诗中的宁静和孤独感。“凉叶泛朝露,芳心展夕飚”进一步以自然景物的美来象征诗人的心情。最后,“东堂日虚静,秀色慰无聊”总结了诗人通过欣赏自然美景来慰藉自己的无聊和孤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通过种植芭蕉和欣赏自然景色,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展现了隐居生活中的闲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什么? A. 芭蕉 B. 梅花 C. 竹子 D. 菊花
诗人在哪里种植了芭蕉? A. 东堂 B. 空山 C. 幽居 D. 花园
诗中的“芳心展夕飚”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