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挂剑台》

时间: 2025-04-27 23:52:01

诗句

上国归来岁月深,悲嗟脱剑挂高林。

欲知不负徐君意,便是当年让国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2:01

原文展示: 挂剑台 张耒 〔宋代〕 上国归来岁月深,悲嗟脱剑挂高林。欲知不负徐君意,便是当年让国心。

白话文翻译: 从京城归来,岁月已深,悲伤地脱下剑挂在高高的林木上。想要知道我没有辜负徐君的心意,就如同当年我让出国位的心一样。

注释:

  • 上国:指京城。
  • 悲嗟:悲伤叹息。
  • 脱剑:指放下武器,象征放弃权力或决心。
  • 高林:高大的树木。
  • 不负徐君意:徐君,指春秋时期的徐偃王,他因让国而闻名。这里指作者自己没有辜负让国的初心。
  • 让国心:指放弃王位或权力的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是在他政治生涯中有所反思或遭遇挫折后所作,表达了对初心的坚守和对权力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张耒从京城归来后,对过去的政治生涯进行反思时所作。通过“挂剑”这一动作,表达了他对权力的放弃和对初心的坚守,以及对历史上徐偃王让国行为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挂剑”这一象征性动作,表达了作者对权力的超然态度和对初心的坚守。诗中的“悲嗟”二字,透露出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而“不负徐君意”则是对自己行为的肯定,表明他愿意像徐偃王一样,坚守初心,不因权力而迷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高尚的人格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国归来岁月深”:表达了作者从京城归来,时间已久,岁月沉淀。
  • “悲嗟脱剑挂高林”:通过“悲嗟”和“脱剑”表达了作者的悲伤和放弃权力的决心,“挂高林”则象征性地展示了这一行为的公开和决绝。
  • “欲知不负徐君意”:表明作者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像徐偃王一样,坚守初心,不负所托。
  • “便是当年让国心”: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作者的初心和决心,如同当年徐偃王的让国行为一样高尚。

修辞手法:

  • 象征:通过“挂剑”这一动作,象征放弃权力和坚守初心。
  • 对比:将作者的“挂剑”行为与徐偃王的“让国”行为进行对比,强化了主题。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坚守初心和放弃权力。通过“挂剑”这一象征性动作,作者表达了对权力的超然态度和对初心的坚守,以及对历史上徐偃王让国行为的敬仰。

意象分析:

  • 挂剑:象征放弃权力和坚守初心。
  • 高林:象征公开和决绝的行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上国”指的是什么? A. 京城 B. 外国 C. 乡村 D. 山林 答案:A

  2. “脱剑挂高林”中的“脱剑”象征什么? A. 放弃权力 B. 获得胜利 C. 准备战斗 D. 丢失武器 答案:A

  3. 诗中的“徐君意”指的是什么? A. 徐偃王的让国行为 B. 徐偃王的政治理念 C. 徐偃王的个人情感 D. 徐偃王的军事策略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让国南行》(张耒):另一首表达让国主题的诗作。
  • 《徐偃王庙》(陆游):表达对徐偃王的敬仰。

诗词对比:

  • 《挂剑台》与《让国南行》:两首诗都表达了让国的主题,但《挂剑台》更侧重于对初心的坚守和对权力的超然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对宋代诗歌的精选和注释。
  • 《张耒诗集》:张耒的诗集,包含多首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诗作。

相关查询

临行别单景山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广莫轩 到白水有感 挽族父承务郎衡之三首 夏五再游慈云 沁园春·潇洒书斋 九月一日戴时可酒边 游雪窦杖锡七首·锦镜池 挽范节干二首 沁园春(次韵刘改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艳丽夺目 戈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早朝晏罢 遗棠 宣行 抚今思昔 刻饰 风行草偃 包含孔的成语 方字旁的字 巧言如流 包含畿的词语有哪些 因循守旧 一字旁的字 闹花灯 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