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27
十样花 其二
陌上风光浓处,
繁杏枝头春聚。
艳态最娇娆,
堪比并,东邻女。
红梅何足数。
在田间小路上,春天的美景愈发浓厚,繁盛的杏花在枝头竞相开放。它们的艳丽姿态最为动人,堪比那东邻家的女子。红梅的美丽又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呢?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东邻女”的意象可以联想到古代诗歌中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在古代文学中,杏花和梅花常常作为春天的象征,寓意着生命的复苏与美好的期待。
作者介绍:李弥逊,生于宋代,字子美,号云溪,出身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百花齐放之时,李弥逊通过描绘杏花的盛开,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十样花 其二》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诗的开头“陌上风光浓处”便引入了春天的氛围,生动地描绘了田间小路两旁花木繁茂的景象。接着,诗人以“繁杏枝头春聚”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生机,杏花的盛开带来了浓厚的春意。
“艳态最娇娆,堪比并,东邻女”一句,诗人通过对杏花的比拟,表现出对自然美的欣赏。这里的“东邻女”不仅是对美丽女性的赞美,也可以看作是对春天生命力的赞颂。最后一句“红梅何足数”则是对另一种花的淡化,暗示了在春天的繁花似锦中,红梅的美丽已显得微不足道,突出了杏花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以轻快的节奏、流畅的文字,描绘出了一幅春天的美丽画卷,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杏花,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及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陌上”指的是哪里?
“艳态最娇娆”中的“娇娆”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红梅”与“繁杏”相比,哪个更受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李弥逊的《十样花 其二》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李白则通过壮阔的景象表现出对祖国的眷恋。两者同样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