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颖仲兰室这什》

时间: 2025-07-12 14:36:11

诗句

黄卷青灯寄佛场,孤高如在远林芳。

下帷谁识传经董,载酒时过尚白扬。

华发同心犹有臭,青衿入室自知香。

公卿本是阶庭物,莫遣行藏异素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4:36:11

原文展示:

黄卷青灯寄佛场,孤高如在远林芳。下帷谁识传经董,载酒时过尚白扬。华发同心犹有臭,青衿入室自知香。公卿本是阶庭物,莫遣行藏异素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场景:在黄卷青灯的映照下,诗人仿佛置身于佛教圣地,孤高的境界就如同在遥远的森林中芬芳四溢。谁能识得藏在帷幕下的传经之人呢?时光匆匆而过,仍能品酒吟诗,感受到白杨树的清新气息。尽管年华已逝,头发变白,心中仍有未泯的清香,而青衫入室之人更是自有一番清雅。公卿本是朝廷中的高官显贵,然而不要让他们的行藏与身世的本质相背离。

注释:

  • 黄卷:指黄纸书卷,常用来书写经典或佛教经文。
  • 青灯:青色的灯,象征着清静和思考。
  • 佛场:佛教的场所,暗指修行之地。
  • 下帷:指帷幕落下,隐喻隐秘或寂静。
  • 传经董:传授经文的老师或修士。
  • 载酒:指带着酒,象征着悠闲的生活。
  • 华发:白发,暗指年老。
  • 青衿:青色的衣衫,指读书人或士人。
  • 公卿:古代的高官显贵。
  • 素王:指清白、正直的君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字仲兰,号兰室,宋代诗人,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的修养与时代的变迁,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弥逊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佛教文化的向往,以及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在喧嚣的社会中,诗人渴望寻找一片宁静,寄情于自然与哲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淡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开头两句“黄卷青灯寄佛场”,通过“黄卷”和“青灯”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诗人正在沉浸于佛教的经典之中,享受着心灵的宁静。接着“下帷谁识传经董”,诗人对隐秘传教者的思考,反映了对修行者的崇敬与对人生态度的探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华发同心犹有臭,青衿入室自知香”表达了对年龄与智慧的思考,尽管年华已逝,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清香和淡雅,展示了诗人对岁月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则是对公卿高官的冷静观察,提醒他们保持本质,避免与世俗的浮华相违背。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的清新,又有哲理的深邃,展现出李弥逊诗风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卷青灯寄佛场:通过黄卷和青灯的意象描绘出一种静谧的修行环境。
  2. 孤高如在远林芳:孤独而清高的品格,仿佛在遥远的森林中散发着芳香。
  3. 下帷谁识传经董:隐喻隐藏在帷幕后面的修行者,谁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教诲。
  4. 载酒时过尚白扬:时光匆匆而过,带着酒的清新,依然能品味生活的乐趣。
  5. 华发同心犹有臭:虽然年纪已大,心中却依旧怀有理想与追求。
  6. 青衿入室自知香:青衣人自知其内在的清雅与风范。
  7. 公卿本是阶庭物:公卿本是高贵的存在,身份的高低并不影响内在的价值。
  8. 莫遣行藏异素王:劝诫不应让他们的行为与内在品德相悖。

修辞手法:

  • 比喻:以“黄卷青灯”比喻修行的环境,体现出一种静谧。
  • 对仗:多个句子之间形成对仗,如“华发同心犹有臭,青衿入室自知香”,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运用青衿、华发等意象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社会地位的反思,诗人通过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了对清净、真实生活的向往,也提醒人们在社会地位与内在修养之间找到平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黄卷:象征知识、智慧。
  2. 青灯:象征内心的明亮与清晰。
  3. 孤高:象征人品的高洁。
  4. 华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智慧的积累。
  5. 青衿:象征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意象象征着诗人的修行环境? A. 华发
    B. 黄卷
    C. 青衿
    D. 公卿

  2. 诗中提到的“青灯”象征什么? A. 暗淡的生活
    B. 内心的清醒
    C. 社会地位
    D. 财富

  3. “公卿本是阶庭物”的意思是? A. 公卿的身份很低
    B. 公卿应保持本质
    C. 公卿很富有
    D. 公卿不重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鹿柴》
  • 杜甫《绝句》

诗词对比:

  • 比较李弥逊的清新风格与王维的山水诗,李弥逊更注重内心感受,而王维则更偏重于自然的描写与哲理的融汇。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弥逊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闲居并序 九日寄子约(时海寇甫戢,闻河中盗起) 九日寄钱可复 九日陪郭使君梅别驾饮少峰池亭使君有诗四首因用其韵各得一字和之 其四 九日和王仲锡宪长咏蝴蝶花限韵 其六 九日独咏 其一 九日示内 九日 九日招子上、子西尝新酒,进退格 九日平原舟中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才榱盘 炰鳖脍鲤 归遗细君 包含必的词语有哪些 说导 阪岸 乐职 瓜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丈夫 天灾地妖 刻苦耐劳 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远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