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21:2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21:21:38
送崔拾遗出使江东
九门思谏诤,万里采风谣。
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
雁飞云杳杳,木落浦萧萧。
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九门大街上思念他的谏诤之言,远行万里去采风和吟唱。关外秋天的月亮照耀着,天涯的潮水在夜晚涌动。大雁在高空飞翔,云雾弥漫,树木在江边凋落,风声萧瑟。徒然怨恨他乡的别离,回程的船上独自感到寂寥。
作者介绍:方干,字子明,号孟寒,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10年。他的诗歌多描写边塞风光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方干的作品常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方干送别友人崔拾遗出使江东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及对离别的感伤。在当时,出使江东不仅是政治使命,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诗中充满了对彼岸的期待与惆怅。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离别的无奈。首联以“九门思谏诤”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能的赞赏,暗示崔拾遗出使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国家的贡献。接着“万里采风谣”一语,既体现了出使的远行,也暗示了对外交流的重要性。
中间两联描绘了秋天的月光和晚潮,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使得离别的沉重感愈加明显。“雁飞云杳杳”一句,借助大雁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孤独感。末尾的“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惆怅,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不仅展示了送别的场景,也深刻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唐代诗人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艺术探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他乡生活的惆怅,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无常。
诗词测试:
诗中“九门”指的是:
A. 城门
B. 大门
C. 学校的门
D. 房屋的门
“万里采风谣”中“采风”意为:
A. 采集风景
B. 采集资料
C. 采集风俗
D. 采集诗歌
“空怨他乡别”中的“空怨”表达的情感是:
A. 满足
B. 无奈
C. 愉快
D.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