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0:4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0:49:51
作者: 方干 〔唐代〕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
莫遣乡愁起,吾怀只是君。
细微的蝉声时断时续,仔细聆听却难以分辨。
仿佛蝉声来自某个地方,却又悠然自得地听不见。
兰花栖息在清晨的露珠上,树木在黄昏时隐隐吟唱。
不要让我乡愁涌起,我心中所怀念的只是你。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蝉声、兰花、树木等意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出一种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作者介绍:
方干,字少云,号青溪,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诗人对友人张昼的思念之情,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故乡的怀念。
《听新蝉寄张昼》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通过蝉声和自然景物的意象,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开篇的细声频断续,表现出蝉声的微妙,却又难以捉摸,仿佛在暗喻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微妙。接下来的“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失落和思绪的飘荡。
后两句通过兰花和树木的描写,引出一种静谧的自然美,兰花朝咽露和树隐暝吟云,营造了一个恬静而深邃的意境,显示出自然之美与人心相通的哲理。最后一句“莫遣乡愁起,吾怀只是君”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张昼的深厚情谊,强调了尽管有乡愁,但心中所想的依然是友人。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故乡的感慨,展现了唐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刻画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细声频断续”表达了什么情感?
“兰栖朝咽露”中,兰花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诗人最后一句“吾怀只是君”表达了什么?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方干的《听新蝉寄张昼》更侧重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对朋友的思念,而杜甫则通过对月夜的描绘表现家庭的思念,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