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5:22
送班主簿入谒荆南韦常侍(一作卢尚书)
束书成远去,还计莫经春。
倒箧唯求醉,登舟自笑贫。
波移彭蠡月,树没汉陵人。
试吏曾趋府,旌幢自可亲。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朋友即将远行的送别情感。诗人把书束好,准备让朋友远去,心中却不再计较春天的光阴。诗人想要醉酒,因而不再介怀贫困的生活。船行水波中,月影摇曳,树影淹没了汉朝的陵墓。曾经作为官吏在府上行走,旗帜和幢幡在眼前显得亲切而温暖。
方干,唐代诗人,字子干,号少岳,出身于士族家庭,以诗名闻于世。他的诗风清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富有情感。
本诗写于诗人与朋友即将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在当时,士人之间的送别是常见的社交礼仪,诗人通过这种形式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诗人在开头提到“束书成远去”,暗示朋友即将离去,而“还计莫经春”则表现出一种达观的心态,似乎并不在意时光的流逝。这种情绪在后面的“倒箧唯求醉,登舟自笑贫”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诗人通过“醉”来宣泄内心的情感,表达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提到的“波移彭蠡月”和“树没汉陵人”都展现出了一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彭蠡湖的月亮象征着美好的理想,而汉陵则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沉思。最后两句中提到的“试吏曾趋府,旌幢自可亲”,则流露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而富有层次感,情感真挚而自然,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诗人在面对离别时表现出旷达与洒脱,传达出一种积极的人生观。
诗中“束书成远去”中的“束书”指的是什么?
“登舟自笑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态?
诗中提到的“彭蠡月”象征什么?
同样是送别主题的诗作,杜甫的《送友人》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感情,而方干的这首诗却更多地表现了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