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1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10:13
疾风江上起,鼓怒扬烟埃。
白昼晦如夕,洪涛声若雷。
投林鸟铩羽,入浦鱼曝鳃。
瓦飞屋且发,帆快樯已摧。
不知天地气,何为此喧豗。
狂风在江面上升起,吹得烟尘四起,仿佛要怒吼。
白天的光亮变得像黄昏一样昏暗,洪水的声响如同雷鸣。
飞入林中的鸟儿因风势太猛而失去了羽毛,游入水中的鱼因水流太急而露出鱼鳃。
屋顶的瓦片被风刮飞,船帆也在猛烈的风中被撕裂。
我不知道天地间的气象,为什么会如此喧嚣。
张九龄,字子卿,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以清新高远的诗风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江上遇疾风》写于他出游时,正逢狂风暴雨,描绘了自然的狂暴与人类的渺小,反映了诗人对天地变化的感慨。
《江上遇疾风》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歌,诗人在狂风骤起的江面上,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与无常。诗的开头“疾风江上起,鼓怒扬烟埃”,直接描绘了风的猛烈,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风暴来临的景象。接下来,诗人用“白昼晦如夕”来表现自然光线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压抑和紧张的气氛,仿佛天地之间都为这场风暴而感到不安。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描绘了鸟儿与鱼遭遇风暴的情景,表现出自然界生物在风暴面前的无助与脆弱。特别是“投林鸟铩羽,入浦鱼曝鳃”,这两句将鸟和鱼的遭遇联系在一起,展现了风暴对生命的威胁,突显了自然界的残酷。
最后两句“不知天地气,何为此喧豗”,则是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思与疑惑,表现了人在浩瀚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力量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壮丽的景象,更引发了读者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敬畏与感慨。
整首诗表现了自然的威力与人类的渺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无奈与敬畏,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
诗中描述的天气状况是什么?
A. 和风细雨
B. 疾风暴雨
C. 晴空万里
D. 寒风凛冽
“白昼晦如夕”中的“晦”是什么意思?
A. 明亮
B. 昏暗
C. 清晰
D. 温暖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什么感受?
A. 喜悦
B. 无奈与困惑
C. 愤怒
D. 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