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1:06
东京数人物,矫矫称袁公。
经纶有能事,早岁初未逢。
何许结蓬茅,草树风淅沥。
幽梦寄一椽,暮雪深几尺。
平田已无路,况复知公门。
人言公苦寒,谓死宁当存。
鸣驺入空谷,暖律破寒冱。
岂伊逢异人,天实起僵仆。
汉明号贤主,杖击无名郎。
冤囚我自理,微绪渠当昌。
摩诘亦可人,六幅写奇事。
浩荡怀远图,徘徊有佳思。
炎天挂空壁,一洗毛骨寒。
意岂在冰雪,高风薄云端。
东京有几位杰出的人物,袁公尤为卓越。
他在治理和谋划上才干出众,年轻时却未能遇到机会。
不知道他是在何处结茅为屋,草木间风声淅沥。
幽幽的梦寄托于一间简陋的茅屋,傍晚的雪深得有几尺。
平坦的田地已经没有道路,更何况是通向他家门口。
人们说袁公在寒冬中苦苦挣扎,宁愿死也不愿意活着。
鸣叫的马儿进入空谷,温暖的旋律打破了寒冷的沉寂。
岂是偶然遇到异人,天上实在是出现了僵硬的尸体。
汉明帝号称贤明的君主,打击那些无名的小人物。
我自己处理冤屈,微薄的心绪也该兴盛。
摩诘的画也有人情,六幅画面描绘了奇特的事情。
浩荡的远方图卷,徘徊其中令人思绪飞扬。
炎热的夏天挂在空壁上,一切都洗净了毛骨的寒意。
这意境岂在冰雪之上,高风薄云又在何方。
周紫芝,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情,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此诗是在观察王摩诘的雪景画作后所作,表现了诗人对袁公的敬仰与对人生寒暖的深思。寓意在于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
周紫芝的《题王摩诘画袁邵公卧雪图》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整首诗通过对袁公的描绘,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坚韧与高洁,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映射出人间的情感与生命的波澜。诗的开头便以“东京数人物”引入,接着对袁公的才华与遭遇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意与同情。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将“暮雪”与“幽梦”结合,形成了一种沉静而又充满思考的氛围,似乎在质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通过“鸣驺入空谷”,诗人传达出一种生机的渴望与对自由的追求。最后,通过对摩诘画作的赞美,抒发了对艺术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深邃的情感,令人深思。
后续句子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对袁公现状的感慨,逐步深化了诗的情感,表达了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整首诗以袁公为中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态度,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人生困境的思考。诗人在赞美艺术的同时,也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中“经纶有能事”指的是:
A. 袁公的才华
B. 诗人的感慨
C. 自然景象
“鸣驺入空谷”象征:
A. 冷酷无情
B. 自由与希望
C. 生命的结束
诗中提到的“汉明”是指:
A. 一位著名的画家
B. 一位贤明的君主
C. 一个历史人物
答案:
可以将周紫芝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后者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但语气更为豪放,意象也更加奔放。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对人生的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