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0:31
食瓜二首 其一
作者: 周紫芝 〔宋代〕
酂侯昔微时,刀笔一小吏。
起依日月光,勋业高百世。
道大原不容,功高亦为累。
所以韩彭徒,累累就庖胾。
萧何于是时,身任天下寄。
坐安刘帝心,赖有东陵计。
东陵固明哲,避地有深意。
此物原不凡,世俗岂知味。
此味当自知,未可语儿辈。
全诗翻译
酂侯(指酂侯张良)曾经在微不足道的地位上,只是一名小官吏。
他依靠日月的光辉,建立了高远的功业,留名百世。
大道原本就不容许过于高大的成就,功劳过高也成为负担。
所以韩彭(指韩信和彭越)最终只是在厨房中忙碌、被宰割。
在那时,萧何身为高官,寄托了天下的重任。
他安坐在刘帝(刘邦)的心中,得益于东陵的计谋。
东陵(指张良)确实聪明睿智,避开了危险,深藏不露。
这种事物本来就不平凡,世俗的人又怎能理解这种滋味?
这种滋味应该自己去体会,不能与年轻一辈轻易言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紫芝,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受到后世赞誉。他的诗作多关注历史与哲理,善于借古喻今。
创作背景
《食瓜二首》是周紫芝在思考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时所作,尤其是对那些曾经高位者的反思,揭示了权力与成就的双刃剑特性。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探讨了功名与命运的关系。诗中提到的酂侯张良,从微小官吏到声名显赫,反映出个人奋斗与历史机遇的交织。诗人用鲜明的对比表现了韩信和萧何的结局,提出“功高亦为累”的警示,提醒人们在追求功名时需谨慎。尤其是“此物原不凡,世俗岂知味”一句,表达了真正的智慧和道理往往难以为外人所理解,强调了内心体验的重要性。
整首诗运用了对仗和历史典故,增强了诗的内涵与厚度。诗人在叙述中贯穿了哲理思考,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人性的深切关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深刻探讨了功名与命运的关系,强调了个人内心体验的重要性。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警示人们在追求成就时应保持清醒与谦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酂侯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韩信
b) 张良
c) 萧何
答案: b) 张良
诗中提到的“功高亦为累”是什么意思?
a) 功名能带来荣耀
b) 功名可能导致灾祸
c) 成功必然幸福
答案: b) 功名可能导致灾祸
“此物原不凡,世俗岂知味”中“此物”指的是什么?
a) 食物
b) 智慧与道理
c) 权力
答案: b) 智慧与道理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周紫芝的《食瓜二首》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成就的代价。周紫芝侧重于历史人物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即时的享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