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5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1:48
读《梦庐吟草》呈星洲谢梦龄先生
作者: 陈振家
好诗不厌百回吟,气韵清佳骨格深。
开卷欣窥春草句,隔洋恍闻伯牙琴。
途遥但剩仰山意,才短空生采玉心。
倘许襟情成美梦,梦魂须向梦庐寻。
全诗翻译:
好诗值得反复吟诵,韵味清新格调高雅。翻开书卷,欣赏那描绘春草的诗句,仿佛隔着海洋听到了伯牙弹琴。虽路途遥远,只剩下仰望高山的情怀,而我的才华短小,却空有一颗追求美好的心。如果能将这样的情怀变成美梦,那么我的梦魂就应该去梦庐中寻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振家,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重视之际,诗人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吟诵,表达对心灵寄托与理想境地的追求。
这首诗以“吟”开篇,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和诗歌魅力的赞美。诗人认为好诗不应厌倦,反而要反复咏吟,体味其深厚的气韵与优雅的骨格。在欣赏《梦庐吟草》的过程中,诗人感受到春草的生机与美好,似乎能隔着海洋聆听到伯牙的琴声,展现了他对传统艺术的敬仰与向往。
接着,诗人转向自我反思,尽管身处于遥远的旅程中,但内心仍然抱有对高山的仰望,象征着对理想与追求的执着。尽管才华有限,却依然怀揣着一颗追求美的心,显示出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与渴望。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期盼,渴望在梦中寻找到理想的境地,这不仅是对文学的追求,也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与热爱,充满了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对自我理想与情感的渴望。诗人在反复吟诵中寻求内心的共鸣,体现了对美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振家
C. 杜甫
D. 白居易
“隔洋恍闻伯牙琴”中的“伯牙”指的是:
A. 一位画家
B. 一位琴师
C. 一位诗人
D. 一位书法家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对现实的无奈
B. 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读《梦庐吟草》呈星洲谢梦龄先生》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