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4:18
蝶恋花
作者: 黄鸿 〔明代〕
着意留春春不许。一阵东风,吹落花无数。
记取等闲花落处。重游怕是桃源路。
门外青丝垂日暮。偏惹离肠,不系征帆住。
两两画梁新语燕。飞飞又入花间去。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和对花落的惋惜。尽管作者用心留住春天,但春天却不肯停留,东风一阵,便吹落了无数花瓣。想起那些随意落花的地方,再次游玩时恐怕已是桃源的路途。门外,青丝般的柳条在日暮时分轻垂,恰好触动了我离愁别绪,心中不能自已。两只燕子在画梁上轻声细语,飞来飞去,又回到了花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鸿,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作者通过对春天的留恋和花落的感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花落则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情感的细腻。
《蝶恋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开篇“着意留春春不许”,显示出诗人对时光的珍惜与留恋,然而春天的无情流逝让人倍感惋惜。东风轻拂,花瓣纷飞,正如人生中那些美好瞬间,往往是无法被掌握的。
诗中的“桃源路”,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隐含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在诗人心中,理想的生活如同桃花源般宁静、纯美。然而现实却常常与理想相悖,诗人面对门外日暮时分的青丝柳条,情不自禁地感怀离愁,构建了一个充满感伤的场景。
最后的“飞飞又入花间去”,意象生动,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燕子作为春的使者,飞舞于花间,象征着新生与美好,给整首诗增添了些许生机。整体而言,这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浸透着诗人对生活的深情与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体现了人生的短暂与对美好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桃源”代表什么?
A. 理想生活
B. 战争
C. 旅行
“着意留春春不许”中的“春”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美好时光
C. 离别
诗中“青丝”指的是什么?
A. 柳条
B. 头发
C. 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黄鸿的《蝶恋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黄鸿更侧重于春天的自然美,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波动。两者在风格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