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5:59
何代潜鳞翠琰镌,双双依藻更依莲。
梦符端报屡丰兆,物盛宜歌大有年。
玉烛调和从可卜,金刀题咏又开先。
浑如泼剌波心跃,感召还知太守贤。
这首诗描绘了悠久的历史中,青翠的鱼鳞如同美玉般的雕刻,鱼儿在水草中嬉戏,依偎在莲花旁边。梦中符号频频传来丰收的预兆,物产丰盛的时代让人们尽情歌唱,享受富足的年头。象征美好生活的玉烛调和着吉祥的卦象,金刀上铭刻的咏叹诗句更是开启了新的篇章。就像波涛汹涌的水面,心中澎湃的感受在跃动,感召人们也知道太守的贤明。
蹇材望,字子望,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主要作品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流畅,具有很强的自然情感与生活气息。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丰收年景的赞美和对贤明统治者的感激之情。诗中透露出一种欢快的生活氛围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题石鱼》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们的生活,展现了一个富饶、和谐的社会图景。诗中“何代潜鳞翠琰镌”一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静谧,鱼儿与水草的和谐共存,不仅体现了自然之美,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接下来的“梦符端报屡丰兆”则转向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梦中符号的出现,暗示着丰收的预兆,表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幸福的追求。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前两句描绘自然与生物,后两句则转向社会与人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观察与思考。最后一句“浑如泼剌波心跃”以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展现出对社会美好前景的期待。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对贤良统治者的感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安定与繁荣的渴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何代潜鳞翠琰镌”描写了什么?
A. 鱼儿的美丽
B. 生活的贫穷
C. 自然的毁灭
D. 战争的惨烈
诗中的“梦符”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未来的希望
C. 生活的苦难
D. 对敌人的仇恨
“物盛宜歌大有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与无奈
B. 喜悦与庆祝
C. 忧愁与思念
D. 愤怒与抵抗
与蹇材望的《题石鱼》相比,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但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由的向往;而杜甫的《春望》则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风格更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