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五更》

时间: 2025-05-07 12:11:11

诗句

五更人物遽喧呼,不信清湖逆旅居。

齿发如斯吾老矣,一身蝴蝶梦蘧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11:11

原文展示:

五更人物遽喧呼,不信清湖逆旅居。
齿发如斯吾老矣,一身蝴蝶梦蘧蘧。

白话文翻译:

五更时分,外面传来喧闹的人声,我不相信这清澈的湖水就像是旅馆一样的安宁。
我已年老,牙齿和头发都白了,然而我仍然在梦中追随那如蝴蝶般的美好幻影。

注释:

  • 五更:指的是夜晚的五更时分,通常在凌晨。
  • 人物遽喧呼:人们突然大声喧哗。
  • 不信清湖逆旅居:不相信清澈的湖水像旅馆一样平静。
  • 齿发如斯吾老矣:我的牙齿和头发都已如此,说明我已经老了。
  • 一身蝴蝶梦蘧蘧:身处梦中,像蝴蝶一样自由翩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淲,字子方,号梦阮,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韩淲的诗歌以清丽见称,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交融,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五更》创作于诗人晚年,时值社会动荡,个人感慨逐渐增多。诗中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梦幻与现实的对比。

诗歌鉴赏:

《五更》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喧嚣,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喧呼”二字,营造出了一种与夜景形成鲜明对比的喧闹氛围,反映出诗人对于外界纷扰的敏感。接着,诗人通过“清湖逆旅居”,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喧嚣的无奈。诗人将自己年老的状态比喻为“齿发如斯”,显示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又在“蝴蝶梦”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整首诗以梦境为引,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展示了人对美好与宁静的向往。最后一句“蝴蝶梦蘧蘧”中,蝴蝶象征着自由与美丽,虽已年老,但内心依旧渴望那份无拘无束的梦想,极具生命的张力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更人物遽喧呼:夜深人静时,却传来人声喧闹,形成对比。
  2. 不信清湖逆旅居:不相信湖水的宁静,暗示内心的烦扰与不安。
  3. 齿发如斯吾老矣:强调时光流逝,感叹衰老。
  4. 一身蝴蝶梦蘧蘧:尽管衰老,但仍然追逐美好的梦境。

修辞手法:

  • 对比:夜晚的宁静与外界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内心的纷扰。
  • 比喻:将内心的追求与蝴蝶相联系,表达自由与美的向往。
  • 排比:通过句式的整齐带来节奏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喧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和梦想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衰老的无奈。

意象分析:

  • 五更:象征着宁静和思考的时刻。
  • 清湖:代表着内心的平静与理想的生活。
  • 蝴蝶:象征着自由、美丽和短暂的生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开头提到的“喧呼”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鸟鸣
    B. 夜晚的喧闹
    C. 河水的声响
    D. 朋友的聊天

  2. “齿发如斯吾老矣”中的“如斯”是什么意思? A. 如此
    B. 这样
    C. 那样
    D. 同样

  3. 诗中“蝴蝶梦”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美好的幻想
    B. 凋零的生命
    C. 真实的生活
    D. 平淡的日子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亲情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家国情怀。
  • 《夜泊牛津》:通过夜晚的静谧,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远方的渴望,情感基调与《五更》相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韩淲诗文研究》

相关查询

怀高武康侍御军台 高函三夜话 落木庵吊徐元叹先生 归愚述都门李穆堂侍郎话吴中故交殷勤见讯赋此志感 春日示众 禅人求偈 草堂老师与靖名庵曰顿 病起 别刘师美 赋得琢玉成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嚼蜡 犬字旁的字 包含湖的成语 方字旁的字 狐朋狗党 游辞 至字旁的字 崟崎历落 陪都 乙字旁的字 乐不思蜀 人何以堪 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臼字旁的字 豺狼塞路 水激则旱,矢激则远 攀今比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