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1:3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1:35:10
原文展示:
京华病后 赵师秀 〔宋代〕
久在京华损道心,故人谁与念升沈。 春楼卧病燕相伴,湖寺题诗僧为吟。 三月不逢家信至,一茎新有鬓丝侵。 早知谏猎非时节,只在山中自养金。
白话文翻译:
长时间居住在京城损害了我的道心,老朋友们谁还会关心我的沉浮。 春天我在楼上卧病,只有燕子相伴,在湖边的寺庙题诗,僧人为我吟诵。 三个月没有收到家信,新的白发开始侵蚀我的鬓角。 早知道劝谏狩猎不是合适的时机,我宁愿在山中自我修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字子美,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此诗反映了作者在京城生活后的心境变化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师秀在京城生活一段时间后,感到身心疲惫,思念家乡和故人,同时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渴望回归自然和自我修养的心境写照。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京城生活后的孤独和疲惫,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久在京华损道心”一句,直接点出了作者在京城生活中的心灵损伤。随后的“故人谁与念升沈”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中的“春楼卧病燕相伴”和“湖寺题诗僧为吟”描绘了作者病中的孤寂和对宗教的寄托。最后两句“早知谏猎非时节,只在山中自养金”则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了作者在京城生活中的孤独、疲惫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病中孤寂和对宗教寄托的描绘,以及对家乡思念和衰老的忧虑,作者最终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自然隐居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京华”指的是什么地方? A. 洛阳 B. 汴京 C. 长安 D. 南京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京城生活的热爱 B. 对官场生活的满足 C.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D. 对家乡的无所谓
诗中的“鬓丝”指的是什么? A. 头发 B. 胡须 C. 白发 D. 眉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