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终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时间: 2025-05-23 02:02:58

诗句

朝未厌哭大滩声,归近何妨细作程。

送尽鹅湖青一带,灵山已复远相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2:02:58

原文展示:

朝未厌哭大滩声,归近何妨细作程。送尽鹅湖青一带,灵山已复远相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早晨还未厌倦大滩的哭声,归途近了,不妨细细规划行程。送走了鹅湖一带的青色,灵山已经远远地迎接。

注释: 字词注释:

  • 朝未厌:早晨还未厌倦。
  • 大滩声:指大滩的水声,这里可能比喻旅途的艰辛。
  • 归近:归途近了。
  • 细作程:细细规划行程。
  • 鹅湖青一带:指鹅湖一带的景色。
  • 灵山:指远方的山,这里可能象征着目的地或归宿。

典故解析:

  • 鹅湖:可能指具体的地名,也可能象征着旅途中的某个重要地点。
  • 灵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灵山常被视为神圣或理想的地方,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目的地或精神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归途的期待和对目的地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归途的期待和对目的地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大滩声、鹅湖青一带和灵山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对归宿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首句“朝未厌哭大滩声”通过“哭”字赋予大滩声以情感色彩,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次句“归近何妨细作程”表达了归途近了的喜悦,以及对行程的细致规划。后两句“送尽鹅湖青一带,灵山已复远相迎”则通过“送尽”和“相迎”两个动作,展现了旅途的结束和目的地的迎接,寓意着旅途的结束和归宿的到来。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归途的期待和对目的地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朝未厌哭大滩声”:通过“哭”字赋予大滩声以情感色彩,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 次句“归近何妨细作程”:表达了归途近了的喜悦,以及对行程的细致规划。
  • 后两句“送尽鹅湖青一带,灵山已复远相迎”:通过“送尽”和“相迎”两个动作,展现了旅途的结束和目的地的迎接,寓意着旅途的结束和归宿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哭”字赋予大滩声以情感色彩,使自然景物具有人的情感。
  • 对仗:后两句“送尽鹅湖青一带,灵山已复远相迎”中,“送尽”和“相迎”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归途的期待和对目的地的向往,通过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归宿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滩声:象征旅途的艰辛。
  • 鹅湖青一带:象征旅途中的景色。
  • 灵山:象征目的地或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大滩声”象征什么? A. 旅途的艰辛 B. 旅途的喜悦 C. 旅途的平静
  2. 诗中“灵山”象征什么? A. 目的地 B. 旅途的起点 C. 旅途的障碍
  3. 诗中“送尽鹅湖青一带”表达了什么? A. 旅途的结束 B. 旅途的开始 C. 旅途的转折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赵蕃的其他山水田园诗,如《题西山生云台》等,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进行对比,如《山居秋暝》等,展示不同朝代诗人对自然景物的不同描绘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创作。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山水诗,可以进行更广泛的比较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莫令因迓使者同泛舟至漂神已而误焉问宿 再宿合龙山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其六 用韵寄孙推官二首 寄进贤令程可久 十七日晨起简诸公 两日不见在伯风雨中有怀因以简之 十月八日闻鸡鸣即起案上偶有陶集繙阅数诗有 见梁检法书怀八绝句于广文尉曹处次韵 其六 和何叔信别种蜡梅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犬字旁的字 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叟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霞思天想 无禄 选闲 先字旁的字 聱牙戟口 破璧 北芒垒垒 酉字旁的字 未字 感激涕泗 白毫之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和弹 四字头的字 包含锋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