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5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6:23
原文展示:
细听非笛复非芦,绝讶儿童底所呼。邂逅因之问何似,鸟鸣竹管自乌乌。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仔细聆听,那声音既不像笛子也不像芦苇,我非常惊讶孩子们在喊什么。偶然间因为这声音而询问它像什么,原来是鸟儿在竹管中鸣叫,发出乌乌的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刘过、姜夔等人交往,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偶然听到一种奇特声音的情景,通过询问孩子们,得知是鸟儿在竹管中鸣叫,表达了对自然声音的好奇和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听觉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好奇。诗中“细听非笛复非芦”一句,既表达了声音的独特性,又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随后的“绝讶儿童底所呼”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好奇,而“邂逅因之问何似”则自然地引出了答案,即“鸟鸣竹管自乌乌”。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生动,通过对声音的描述,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叹,以及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关注和好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声音既不像什么也不像什么? A. 笛子、芦苇 B. 笛子、琴 C. 芦苇、琴 D. 笛子、鼓 答案:A
作者是如何得知声音的来源的? A. 自己发现的 B. 询问孩子们 C. 听别人说的 D. 看书知道的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鸟鸣竹管”是指什么? A. 鸟儿在竹管中鸣叫 B. 竹管模仿鸟鸣 C. 鸟儿在竹林中鸣叫 D. 竹管被鸟儿叼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