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对梅有作六首》

时间: 2025-04-27 09:37:26

诗句

酒恶思茶更炷香,不如梅蕊嚼冰霜。

文园病渴知如此,未遽骑鲸返帝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37:26

原文展示:

酒恶思茶更炷香,不如梅蕊嚼冰霜。文园病渴知如此,未遽骑鲸返帝乡。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饮酒过量后想喝茶,更点燃香来提神,但不如咀嚼梅花蕊和冰霜来得清新。像司马相如那样因病口渴的人知道这种感觉,不会急于骑鲸返回天上的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酒恶:饮酒过量。
  • 思茶:想喝茶解酒。
  • 炷香:点燃香料。
  • 梅蕊:梅花的蕊,指梅花的花蕾。
  • 嚼冰霜:比喻品尝梅花的清新。
  • 文园病渴:指司马相如,他曾因病口渴,此处借指口渴的感觉。
  • 未遽:不会急于。
  • 骑鲸返帝乡:比喻死亡,返回天上的故乡。

典故解析:

  • 文园病渴: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因病口渴,此处借用其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约1143—1229),字子固,号南塘,南宋诗人。其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此诗可能作于诗人对梅花有所感悟之时。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饮酒过量后,感受到梅花的清新,从而引发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饮酒后的不适与梅花的清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生命状态的反思。诗中“酒恶思茶更炷香”一句,直接描绘了饮酒过量后的不适感,而“不如梅蕊嚼冰霜”则通过比喻,将梅花的清新与饮酒后的不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梅花的清新脱俗。后两句借用司马相如的典故,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不急于追求虚幻的“帝乡”,而是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酒恶思茶更炷香:饮酒过量后,想喝茶解酒,更点燃香来提神。
  2. 不如梅蕊嚼冰霜:但不如咀嚼梅花蕊和冰霜来得清新。
  3. 文园病渴知如此:像司马相如那样因病口渴的人知道这种感觉。
  4. 未遽骑鲸返帝乡:不会急于骑鲸返回天上的故乡。

修辞手法:

  • 比喻:“不如梅蕊嚼冰霜”中,将梅花的清新比喻为咀嚼冰霜,形象生动。
  • 典故:借用司马相如的典故,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饮酒后的不适与梅花的清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生命状态的反思。诗人借用典故,暗示了不急于追求虚幻的“帝乡”,而是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蕊:梅花的蕊,象征清新和高洁。
  • 冰霜:象征清新和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酒恶思茶更炷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饮酒后的愉悦 B. 饮酒后的不适 C. 对茶的喜爱 答案:B

  2. “不如梅蕊嚼冰霜”中的“梅蕊”象征什么? A. 清新和高洁 B. 坚韧和寒冷 C. 美丽和芬芳 答案:A

  3. 诗中借用了哪个历史人物的典故? A. 司马相如 B. 李白 C. 杜甫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 陆游《卜算子·咏梅》:通过咏梅,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对比:

  • 王安石《梅花》与赵蕃《对梅有作六首》:两者都通过梅花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但王安石的诗更侧重于梅花的形象描绘,而赵蕃的诗则更侧重于通过梅花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了解司马相如的生平和典故。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屿即事 鸳鸯梅 王可交升仙台四首 其二 夜坐 黄菊 石门 伤春 枕易 秋阴 春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鸟吏鳖官 荒无人烟 匸字旁的字 书砚 閠字旁的字 仰结尾的成语 消结尾的成语 神魂失据 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卤字旁的字 借酒浇愁 目字旁的字 昏头搭脑 若敖之鬼 彐字旁的字 掩口卢胡 躾言 霍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