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怀六首》

时间: 2025-07-28 11:31:47

诗句

其一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

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

其二畴昔国土遇,生平知己恩。

直言珠可吐,宁知炭欲吞。

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

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

无因同武骑,归守霸陵园。

其三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其四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其五周王逢郑忿,楚后值秦冤。

梯冲已鹤列,冀马忽云屯。

武安檐瓦振,昆阳猛兽奔。

流星夕照镜,烽火夜烧原。

古狱饶冤气,空亭多枉魂。

天道或可问,微兮不忍言。

其六日色临平乐,风光满上兰。

南国美人去,东家枣树完。

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

不言登陇首,唯得望长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31:47

原文展示:

咏怀六首
作者: 庾信

其一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
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

其二
畴昔国土遇,生平知己恩。
直言珠可吐,宁知炭欲吞。
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
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
无因同武骑,归守霸陵园。

其三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其四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其五
周王逢郑忿,楚后值秦冤。
梯冲已鹤列,冀马忽云屯。
武安檐瓦振,昆阳猛兽奔。
流星夕照镜,烽火夜烧原。
古狱饶冤气,空亭多枉魂。
天道或可问,微兮不忍言。

其六
日色临平乐,风光满上兰。
南国美人去,东家枣树完。
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
不言登陇首,唯得望长安。

白话文翻译:

咏怀六首
第一首:
楚国的人才能被晋国所用,秦国的臣子就像赵国的冠冕。
离宫中延请子产,旅途中接待陈完。
寄居卫国并非我所愿,安齐的境况却依然不安。
雪花哀泣,我悲伤地离开鲁国,凄然回忆起相韩。
只有那些身处穷途的人才会感到痛苦,谁能知晓我行路的艰难。

第二首:
往昔的国土重归,生平知己的恩情。
直言如珠可吐,谁曾知道炭会吞噬。
一顾可重如尺璧,千金却轻如一言。
悲伤的刘孺子,凄怆的史皇孙。
无缘与武骑同归,守卫霸陵的园子。

第三首:
榆关断绝消息,汉使已不再经过。
胡笳的曲调令人泪下,羌笛的音调断人肠。
纤细的腰身减去束带,离别的泪水损坏了妆容。
恨意心中无法平息,红颜已不再多。
枯木期望填海,青山却望断江河。

第四首:
秋风摇落,气氛凄凉多怨情。
啼哭的竹子在湘水边,杞梁城也因哭泣而破败。
天亡之际遭逢战争,太阳也在愁苦的兵戈面前黯然失色。
彩虹映照着营垒,长星坠落在夜晚的营地。
楚歌饶恨的曲调,南风中死声频频。
眼前一杯酒,谁还会论及身后的名声。

第五首:
周王遇到郑国的愤怒,楚国的后宫遭遇秦国的冤屈。
梯子冲天而起,冀马忽然汇聚。
武安的檐瓦震动,昆阳的猛兽奔腾。
流星在夕阳下照耀镜子,烽火在夜晚燃烧原野。
古老的监狱满是冤屈,空亭里多的是冤魂。
天道或许可以询问,但我不忍心言说。

第六首:
日色洒在平乐上,风光满是兰花的芬芳。
南国的美人已去,东家的枣树也成熟。
抱着松树伤别鹤,面对镜子绝望的孤鸾。
不提登高望远,唯得仰望长安。

注释:

  • 楚材称晋用:指楚国的人才被晋国所重用。
  • 羁旅:指在外漂泊,旅途中的不安。
  • 尺璧:比喻重视的东西。
  • 胡笳:一种乐器,常用来表达悲伤。
  • 楚歌:楚国的歌曲,常用以表达仇恨和悲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约513年-约581年),字子山,号元韵,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文学家,擅长诗歌、散文,风格典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庾信晚年,正值南北朝时期,国家动荡,个人遭遇困境。诗中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对时局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庾信的《咏怀六首》展现了他对国家、友情、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在诗的每一首中,他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离愁别绪与历史的沧桑感。第一首通过对楚材与晋用的对比,表达了对人才被重用的钦佩与对自己遭遇的感叹;第二首则通过“珠可吐”与“炭欲吞”的比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真挚关系的稀缺,表达了对失去知己的痛苦。

诗中反复出现的“离别”与“思念”的主题,贯穿了庾信的情感世界,尤其在第三首中,榆关的音信断绝,象征着与故土的隔绝,悲伤的胡笳与羌笛更是加深了离愁的氛围。此外,第四首的“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不仅揭示了战乱带来的伤痛,也突显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悲剧。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语言简练而深刻,充分展现了庾信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和对人生命运的敏锐洞察。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紧密联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其一:描绘了诗人对自我处境的感慨,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与对艰难旅途的无奈。
  • 其二:通过对知己的追忆,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珍贵。
  • 其三:描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通过乐器的悲鸣表达离别的哀伤。
  • 其四:揭示了战乱中的凄凉,表现了对历史悲剧的反思。
  • 其五:通过对周王与秦冤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冤屈。
  • 其六:结尾则以对美好事物的眷恋,表达对未来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珠可吐,宁知炭欲吞”,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离愁别绪与对未来的无奈期盼,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力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悲伤与惆怅。
  • 胡笳:代表战乱与离愁。
  • 松鹤:象征高洁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庾信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

    • A. 唐朝
    • B. 南北朝
    • C. 宋朝
    • D. 明朝
  2. 诗中提到的“尺璧”象征了什么?

    • A. 财富
    • B. 友谊
    • C. 时间
    • D. 重要性
  3.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忧愁
    • D. 愤怒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渴望。
  • 杜甫《春望》: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痛与对故国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比较庾信与李白的作品,两者在主题表达上虽有相似之处,但庾信的情感更为细腻与沉郁,李白则更为奔放与豪迈。

参考资料:

  • 《庾信诗集》
  • 《南北朝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

这些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咏怀六首》的诗意与艺术价值。

相关查询

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 其一 和杜枢密雪 送新蓬州程倅 其一 寿范漕 赠星翁郭若水 七夕闻鹊 寿范洁斋 满江红 其一 洪都生日不张乐,自述 登罗浮山 其二 贺新凉(送游景仁赴夔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发短心长 大张声势 三从四德 缶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包含稿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丁公凿井 驿邮 厉行节约 前合后偃 靑字旁的字 代劳 皮骨 略施小计 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