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谢韬光上人赠百龄藤杖》

时间: 2025-04-26 14:15:19

诗句

衰病近来行少力,光公乞我百龄藤。

闲来杖此向何处,过水缘山只访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5:19

原文展示:

衰病近来行少力,
光公乞我百龄藤。
闲来杖此向何处,
过水缘山只访僧。

白话文翻译:

近来由于衰老和疾病,我的行动力减少了;光公恳求我借给他一根百龄藤杖。闲来无事,我拿着这根杖要去哪里呢?只想沿着水边山路去拜访僧人。

注释:

  • 衰病:指身体虚弱和生病,形容作者的健康状况。
  • 光公:指光公,可能是指友人或隐士,求借藤杖。
  • 百龄藤:一种象征长寿的藤杖,因其材质坚韧且具有保健作用。
  • :指手杖,通常用于行走时的辅助工具。
  • 向何处:指去往何方,表现出诗人的迷茫和对未来的思考。
  • 过水缘山:指沿着水边山路而行。

典故解析:

“百龄藤”常用来象征长寿和健壮,古人重视健康和长寿,因此藤杖不仅是行走的工具,更是一种对长寿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清新典雅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际交往,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于健康衰弱的无奈与对友人赠予的感激,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衰退的感慨,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对友人赠予的藤杖的依赖。开头提到“衰病近来行少力”,直接表明了诗人身体状况的恶化,令人感到一丝惆怅。而友人“光公乞我百龄藤”,则显示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关怀。

接下来的“闲来杖此向何处”,诗人以藤杖为媒介,表达了自己在身体虚弱、无所事事时的迷茫与无奈。最后一句“过水缘山只访僧”,则是一种寻求精神寄托的归属感,诗人希望在僧人的陪伴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安慰。

整首诗虽然短小,却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表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衰病近来行少力:因衰老和疾病,行动力减弱,表现出老年人的无奈。
  2. 光公乞我百龄藤:友人请求借用长寿藤杖,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3. 闲来杖此向何处:拿着杖却不知道去向,流露出迷惘的情绪。
  4. 过水缘山只访僧:希望沿着水边山路去拜访僧人,寻求一种精神寄托。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百龄藤象征长寿与健康,反映了诗人的愿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衰老与健康的无奈感受,以及对友人赠予的感激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展现了一种淡泊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 藤杖:象征着长寿、支持与友谊。
  • 水与山:自然的象征,代表着心灵的归宿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光公乞我百龄藤”的意思是: A. 诗人借给光公藤杖
    B. 光公请求诗人借藤杖
    C. 诗人自己使用藤杖
    D. 光公给诗人藤杖

  2. “闲来杖此向何处”的情感是: A. 兴奋
    B. 迷茫
    C. 悲伤
    D. 快乐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姚合的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内心的关系,但姚合更侧重于老年的无奈与友谊,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 题苏才翁草书壁後 和答莘老见赠 鄂州南楼书事 从斌老乞苦笋 次韵答和甫卢泉水三首 题季张竹林村 梦中和觞字韵 了观师绣观音赞 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浪当 包含须的词语有哪些 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夹辅之勋 排沙见金 善男信女 铜开头的成语 风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讷于言,敏于行 乌龙茶 蝇名蜗利 专心一意 齲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热烈 包含袄的词语有哪些 遥久 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