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2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0:07
寄陕府内兄郭冏端公
作者:姚合
蹇钝无大计,酷嗜进士名。
为文性不高,三年住西京。
相府执文柄,念其心专精。
薄艺不退辱,特列为门生。
事出自非意,喜常少于惊。
春榜四散飞,数日遍八纮。
眼始见花发,耳得闻鸟鸣。
免同去年春,兀兀聋与盲。
家寄河朔间,道路出陕城。
暌违逾十年,一会豁素诚。
同游山水穷,狂饮飞大觥。
起坐不相离,有若亲弟兄。
中外无亲疏,所算在其情。
久客贵优饶,一醉旧疾平。
家远归思切,风雨甚亦行。
到兹恋仁贤,淹滞一月程。
新诗忽见示,气逸言纵横。
缠绵意千里,骚雅文发明。
永昼吟不休,咽喉干无声。
羁贫重金玉,今日金玉轻。
这首诗表达了姚合对内兄郭冏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在诗中自谦,认为自己没有大志,只是喜欢名声。写作水平不高,在西京待了三年。他虽然在相府担任文职,但仍然心思专注。由于才艺薄弱,不愿因而自贬,特意被列为门生。事情出乎意料,喜悦少于惊讶。春天的科举榜单四处传开,几天间便满城皆知。他开始看到春花绽放,听到鸟儿鸣叫,免除了去年春天的无声与盲目。家在河朔之间,通往陕城的路途遥远。十多年未见,重逢时显得格外真诚。我们一起游山玩水,狂饮畅谈,坐在一起仿佛亲兄弟一样。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情谊才是最重要的。久居他乡的我,醉酒后旧病渐愈。远离家乡,思乡之情愈发浓厚,风雨中也要回去。如今对仁贤之人怀有深切的留恋,旅途延误了一个月。新诗突然送来,气韵流畅,言辞纵横。写作时缠绵悱恻,意境千里,文采斐然。白天吟唱不止,喉咙干涩无声。贫困的羁旅让我更加珍惜金玉,而今天金玉却显得轻微。
作者介绍
姚合(约780-850),唐代诗人,字子云,号岳阳。生于今陕西,曾任职于地方官府,因而多有游历。其诗风清新,语言生动,尤其擅长描绘山水和表达友情。
创作背景
《寄陕府内兄郭冏端公》写于姚合与郭冏重逢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十年未见,重逢之时,无不感慨万千。
这首诗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人生的反思。诗人在自谦中流露出对自身才华的不满,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名声的追求与对自身能力的深刻认识。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对旧时光的怀念,通过春花鸟鸣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希望。同时,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也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尤其是在描述与郭冏的聚会时,诗人对饮酒狂欢的描写不仅体现了他们的亲密关系,也反映了士人之间的豪情与洒脱。
诗中反复提到的“家远归思切”,更是将思乡之情与对友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终,诗人在经历了生活的起伏之后,感悟到友谊和人情的珍贵,让整首诗充满了温情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友谊、思乡、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士人对情感的重视,以及对名利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对友谊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蹇钝无大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自我认知?
诗中提到“春榜四散飞”指的是哪一事件?
诗人对于友谊的态度是怎样的?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