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及第敕下,宴中献座主杜侍郎》

时间: 2025-04-26 05:38:17

诗句

得召丘墙泪却频,若无公道也无因。

门前送敕朱衣吏,

席上衔杯碧落人。

半夜笙歌教泥月,平明桃杏放烧春。

南山虽有归溪路,争那酬恩未杀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8:17

原文展示

得召丘墙泪却频,
若无公道也无因。
门前送敕朱衣吏,
席上衔杯碧落人。
半夜笙歌教泥月,
平明桃杏放烧春。
南山虽有归溪路,
争那酬恩未杀身。

白话文翻译

我被召到这里,泪水频频流下,
若没有公正的对待,又何必来此?
门前送来圣旨的红衣官员,
席上举杯相敬的碧落仙人。
半夜的乐声教得泥土也月光明亮,
清晨的桃花和杏花竞相开放,仿佛在燃烧春日。
南山虽有归去的溪路,
却不知怎样才能酬报恩情而不致于丧命。

注释

  • 丘墙:指代低矮的墙,或隐喻乡村,表达作者的愁苦。
  • 公道:指的是公正的对待和评价。
  • 朱衣吏:指送达圣旨的官员,通常穿红色官服。
  • 席上衔杯:席间举杯敬酒,表示对主人的尊敬。
  • 泥月:指的是月光照在泥土上,形容夜晚的宁静。
  • 桃杏:桃花和杏花,象征春天的繁华与生机。
  • 归溪路:指返回的道路,暗示思乡之情。

典故解析

  • 南山:古人常以南山象征理想的归宿或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失望。
  • 碧落:在古代诗词中常指天界或仙境,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被召赴宴之际,表达了对自己功名利禄的深思与无奈。此时唐代社会风气日盛,文人多追求名利,但曹松却在此反思人际关系与自身的处境。

诗歌鉴赏

《及第敕下,宴中献座主杜侍郎》是一首反映诗人心境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获得功名后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得召丘墙泪却频,若无公道也无因”,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功名的疑惑和对社会公正的渴求。接下来的“门前送敕朱衣吏,席上衔杯碧落人”,描绘了官场的繁华与浮华,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后四句通过描绘夜晚的笙歌与春日的桃杏,展现了生命的绚丽与短暂,反衬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尤其是“南山虽有归溪路,争那酬恩未杀身”,揭示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却又感慨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功名的渴望与对自我价值的追寻,是一幅典雅而又深情的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得召丘墙泪却频:被召到宴会,回想往事,泪水流下。
  2. 若无公道也无因:若没有公正的对待,来这里又有什么意义?
  3. 门前送敕朱衣吏:门前送来圣旨的红衣官员,带来正式的邀请。
  4. 席上衔杯碧落人:席间举杯相敬的仙人,暗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5. 半夜笙歌教泥月:夜晚乐声悠扬,泥土也映照出月光的明媚。
  6. 平明桃杏放烧春:清晨桃花和杏花争相开放,象征春天的生机。
  7. 南山虽有归溪路:南山有归去的路,象征理想的归宿。
  8. 争那酬恩未杀身:然而如何才能酬报恩情而不致于丧命呢?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夜晚的乐声与清晨的花朵形成对比,展现不同时间的美。
  • 比喻:将月光比作泥土的照耀,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 象征:南山象征理想生活,桃杏象征生机与希望。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个人在社会中所遭遇的复杂情感,反映出对功名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公正待遇的渴求与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丘墙:象征乡村与过去,隐含对故土的眷恋。
  • 朱衣:代表官位与权力,反映社会地位。
  • 碧落:象征理想与美好,表达对仙境的向往。
  • 桃杏: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希望。
  • 南山:理想归宿,象征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衣吏”指的是?

    • A. 送圣旨的官员
    • B. 宴会的主人
    • C. 侍从
    • D. 客人
  2. 诗中提到的“南山”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理想归宿
    • C. 权力
    • D. 朋友
  3. “席上衔杯碧落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愁
    • B. 愉悦
    • C. 怀念
    • D. 疲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自然的赞美。
  • 《春望》:杜甫的作品,反映了战乱后的忧国情怀。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反映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展现了豪情与洒脱。
  •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绘了思念与愁苦,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文学史》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又和晦翁棹歌 其六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 风作 贺新凉(别吴侍郎吴时闲居,数夕前梦枯梅成林,一枝独秀) 春行 春日杂兴 山居十六咏 其九 归来馆 次韵山中小集 除夕 其六 次韵徐太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字旁的字 精明 乘舆播迁 植党自私 明灭可见 三撇旁的字 道远日暮 鬥字旁的字 包含眷的成语 性火 软骨鱼 握发吐哺 坐树无言 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龍字旁的字 肆意妄为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