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6:32
霍山(在龙川县) 作者: 曹松 〔唐代〕
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萝势入天。
未必展来空似翅,不妨开去也成莲。
月将河汉分岩转,僧与龙蛇共窟眠。
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
这座霍山高达七千七百七十丈,藤萝如同进入天空般蔓延。
这山并不一定像翅膀一样展翅高飞,但如果愿意,也可以开出莲花。
月光将银河分开,映照在岩石上,和尚与龙蛇共处于一个洞穴中安眠。
这正是画家需要的工笔,但又没有名画可以流传。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霍山》这首诗作于曹松游历龙川县时,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了对山川自然的赞美与思考。
《霍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霍山的壮丽与神秘。诗的开头用“七千七百七十丈”描绘出霍山的高度,给人一种巍峨的感觉,藤萝蔓延至天际,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神奇。接着,诗人用“未必展来空似翅,不妨开去也成莲”表达了对自然的理解,强调了自然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在后两句中,诗人描绘了月光洒落在岩石上,和尚与龙蛇共处一室,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存。最后一句“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则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思考,虽然没有名画流传,但自然本身就是最完美的艺术。整首诗在意境上给予了读者一种超脱的感觉,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霍山的壮丽景色,探讨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传达了一种隐逸的哲学思维。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霍山》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丈丈藤萝势入天”中的“丈”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河汉”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霍山》与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鹿柴》更强调隐逸的情感与宁静的氛围,而《霍山》则在壮丽中蕴含哲思,展现出更为宏大的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