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09
富者非义取,朴风争肯还。
红尘不待晓,白首有谁闲。
浅度四溟水,平看诸国山。
只消年作劫,俱到总无间。
富人并非出于义理而得财,质朴的风气又怎会轻易回归?
世间的红尘不会等到黎明,白发苍苍的谁又能闲适自得?
只需在四海水域中浅浅游荡,平视各国的山峦。
只要年岁如同劫难般流逝,所有人最终都无间隔。
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意蕴深远著称,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贻世》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面对财富与正义的矛盾,表达了对人性、世俗、时间等哲学问题的深刻思考。
《贻世》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曹松通过细腻的描绘,反映了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富者非义取”点明了财富的获取常常与道德相悖,揭示了一个道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质朴的风气逐渐消退,真正的义理被忽视。接下来,诗人对“红尘”的描绘,表达了世俗生活的急促与无情,仿佛时间不待人,年纪渐长,人生的闲适变得愈发珍贵却又难以获得。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浅度四溟水,平看诸国山”表达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既不被世俗繁华所左右,也不迷失于名利之中。这是一种淡泊明志的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追求。最后一句“只消年作劫,俱到总无间”更是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结合在一起,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反思人生。
诗歌探讨财富、道德与时间的关系,表达了人对世俗的淡泊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超然的态度,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领悟与反思。
诗中提到“富者非义取”是为了强调什么?
A. 财富的合法性
B. 财富与道德的矛盾
C. 贫穷的美德
“浅度四溟水”意指?
A. 深入世俗生活
B. 轻松自在地生活
C. 无所事事
诗中提到“白首有谁闲”反映了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年长者的悠闲
C. 人生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