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5:11
作者: 贯休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七纵七擒处,君行事可攀。
亦知磨一剑,不独定诸蛮。
树尽低铜柱,潮常沸火山。
名须麟阁上,好去及瓜还。
全诗翻译:
在七次纵横、七次俘获的地方,您所行的事业是可以追随的。
也知道磨利一把剑,不仅仅是为了防备蛮夷。
树木尽头是低矮的铜柱,潮水常常像火山一样沸腾。
名声应该高挂在麟阁之上,最好能去如瓜果般归来。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写诗、书法和绘画。他在诗歌中常常表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可能是在送别友人前往边疆征战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鼓励和祝福,同时也寄托了对忠诚和荣誉的向往。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对征战的思考。开头两句提到“七纵七擒”,显得气势磅礴,象征着军事才能与勇气。接着提到磨剑,不仅是为了抵御外敌,更是自我修炼与提升的象征,这种内外兼修的思想在古代士人中十分普遍。
“树尽低铜柱,潮常沸火山”则描绘出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观,暗示着战斗的严酷和不可预测性,与征战的主题相呼应。最后两句,“名须麟阁上”则表达了对成就与荣耀的渴望,期待朋友能够凯旋而归。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既有豪情壮志,又有对友人的深切祝福,体现了贯休的诗歌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征战的思考,既有对朋友的祝福,也有对自身修炼与荣耀的追求,表现了古代士人的价值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七纵七擒”指的是什么?
“磨一剑”在诗中象征什么?
“名须麟阁上”表达了什么愿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