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2:43
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
崩腾永嘉末。逼迫太元始。
河外无反正。江介有戚圯。
万邦咸震慑。横流赖君子。
拯溺由道情。龛暴资神理。
秦赵欣来苏。燕魏迟文轨。
贤相谢世运。远图因事止。
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随山疏浚潭。傍岩艺枌梓。
遗情舍尘物。贞观丘壑美。
这首诗描绘了中原地区在动乱时期的惨状,动乱并没有得到平息。历史的崩溃是在永嘉之乱后开始的,太元年间的困扰也没有解决。河外地区没有得到恢复,江河两岸充满了戚戚之感。各国都感到震慑,只有那些君子才得以在横流中立足。拯救困境的关键在于道德情操,宗教的庙宇和暴力的现象交错存在。秦国和赵国欣然恢复,燕国和魏国却因文治而迟缓。贤相的谢世和世运的变化,远大的规划因现实的局限而停滞。高高举手,告别七州之外,拂衣而去,隐居于五湖之中,随山而修整潭水,傍岩而栽种枌梓树。遗忘情感,舍弃尘世的物质,贞观年间的丘壑之美依然存在。
作者介绍:谢灵运,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出生于南朝刘宋,因其诗歌表现出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蕴含个人感受与自然的和谐,开创了山水诗的先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表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与对和平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深切忧虑。
《述祖德诗》是一首高度政治化的作品,反映了谢灵运对历史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描绘中原的丧乱,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诗的开篇直接切入主题,简洁有力地指出社会的动荡状态,这种直接的叙述风格使得读者感受到时局的紧迫与悲哀。接着,诗中通过提到历史事件,如永嘉之乱与太元年间的困扰,展现了政治与历史的无常。诗人在描述国家的衰败时,表现出对贤相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失望。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层次分明,先描绘动乱的外部环境,再转入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谢灵运在这里不仅是对历史的记述,更是对人类境遇的思考,试图在动荡中寻找一种心灵的安宁与超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动乱的反思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抒发了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