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4:57
寄韩团练
作者:贯休 〔唐代〕
真宰动洪炉,万物皆消息。
唯有三珠树,不用东风力。
君子天庙器,头骨何巉崱。
海内久闻名,江西偶相识。
谁不有诗机,麟龙不解织。
谁不有心地,兰茝不曾植。
多君二俱作,独立千仞壁。
话道出先天,凭师动臻极。
青霄雁行律,红露荆花滴。
偶然成远别,别后长相忆。
行至鄱阳郡,又见谢安石。
留我遇残冬,身心苦恬寂。
江上春又至,引颈山空积。
何日再相逢,天香满瑶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诗的开头提到自然界的变化和万物的消息,紧接着提到三珠树不需要东风的力量,暗示了某种独立的生命力。君子的器物与巍峨的头骨形成对比,表达了内心的高尚与坚定。接着提到自己与朋友的相识,诗歌的创作与心灵的感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相聚和别离,蕴含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9世纪,字子舆,号倚云,擅长诗、词、文,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及友谊为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正值诗人对人生与友谊的思考之际,表达了对友人韩团练的思念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寄韩团练》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从开篇的自然景象到对友人的深情回忆,贯穿着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诗中提到的“真宰动洪炉,万物皆消息”,揭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事的无常。紧接着的三珠树,展现了生命的独立与坚韧,诗人以此引入对理想与道德的思考,表达了君子所应具备的品格。
在友情的描绘上,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的相识与相聚,流露出深厚的情谊。诗中“青霄雁行律,红露荆花滴”以优美的自然意象,反映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自然、陶冶情操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友谊。
最后,诗人以对未来重逢的期待结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和对仗等。例如,“青霄雁行律”中将天上的雁比喻成自然规律,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红露荆花滴”则以拟人的手法描绘自然的生机,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友情为线索,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唐代诗人的风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珠树”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独立与坚韧
C. 美丽的花朵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主要体现在诗中哪个部分?
A. 自然的描写
B. 友情的回忆
C. 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青霄”象征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寄韩团练》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情感的流露,但前者更注重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结合,而后者更侧重于对友人前途的祝福与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两者通过不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出友情的珍贵与深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