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6:53
鹧鸪天(和传先之提举赋雪)
泉上长吟我独清。喜君来共雪争明。
已惊并水鸥无色,更怪行沙蟹有声。
添爽气,动雄情。奇因六出忆陈平。
却嫌鸟雀投林去,触破当楼云母屏。
在泉水旁我独自吟唱,心情清新。喜悦的是你来与我一同欣赏这场争辉的雪。
已惊动了水中的鸥鸟无色,反而更奇的是沙滩上行走的蟹子有声。
这添了清爽的气息,激发了我的豪情。因雪花如六出,回忆起陈平的故事。
只可惜鸟雀纷纷飞入林中,打破了楼上那层云母屏障。
作者介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和军事家。他的词风豪放,兼具婉约和豪放的特点,常以豪情壮志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为主题。他的作品多描绘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极具个性与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辛弃疾的晚期,正值南宋偏安之时,作者对国家命运感到忧虑。诗中描绘了雪景与自然之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过往的回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豪情与孤独。
《鹧鸪天》以泉水、雪景为背景,展现了辛弃疾在宁静环境中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赞美。诗中开头以“泉上长吟我独清”引入,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清新。接着“喜君来共雪争明”表达了对友人到来的欢喜,雪的明亮成为两人共赏的美景,象征着友谊的纯洁与美好。
诗中提到的“已惊并水鸥无色”,描绘了雪景下鸥鸟的隐匿,增强了环境的清幽与静谧。而“更怪行沙蟹有声”,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富有生活气息。
“添爽气,动雄情”,这一句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因清新空气而激发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而“奇因六出忆陈平”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联结,表现出对过往英雄的追思,借雪花之形象抒发对自己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却嫌鸟雀投林去,触破当楼云母屏”收尾,传达出对自然美景的眷恋与对瞬间消逝的无奈,带有一丝惆怅。整首诗在乐观中渗透着淡淡的忧伤,呈现出辛弃疾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相聚的欢喜、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蕴含着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测试:
鹧鸪天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辛弃疾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陈平”是指哪一位历史人物?
A) 汉初政治家
B) 唐代诗人
C) 宋代词人
D) 明代书法家
诗中“已惊并水鸥无色”表达了什么意境?
A) 雪景的宁静
B) 自然的生机
C) 友人的陪伴
D) 个人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