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怀诸葛珏》

时间: 2025-04-26 04:34:17

诗句

诸葛子作者,诗曾我细看。

出山因觅孟,踏雪去寻韩。

谬独哭不错,常流饮实难。

知音知便了,归去旧江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4:17

原文展示:

怀诸葛珏
作者: 贯休 〔唐代〕

诗歌内容: 诸葛子作者,诗曾我细看。
出山因觅孟,踏雪去寻韩。
谬独哭不错,常流饮实难。
知音知便了,归去旧江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怀念诸葛珏(诸葛亮的后代)的作品,我曾细细品读他的诗。
他出山时是为了寻求孟氏的帮助,踏雪而去寻找韩(指韩信)。
可惜的是,他孤独地哭泣,饮酒却难以畅快。
知音的理解已经足够,还是回归旧时的故乡江边吧。


注释:

  • 诸葛子:指诸葛亮的后代,诸葛珏。
  • 细看:仔细阅读、品味。
  • 出山:指隐居后重新出山投身仕途。
  • :指孟尝君,意为寻求贤士。
  • :指韩信,代表英雄豪杰。
  • 谬独:孤独地,谬是错误的意思。
  • 饮实难:饮酒却难以尽兴。
  • 知音:知心朋友,能理解自己的人。
  • 旧江干:指回到老地方,江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咏怀、感慨和自然景观为题材,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表达了对诸葛珏的怀念和对才华的赞赏。诗人在创作时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渴望英雄豪杰的回归与理解。


诗歌鉴赏:

《怀诸葛珏》通过对诸葛珏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思考。诗中提到的“出山因觅孟”和“踏雪去寻韩”暗示了对英雄豪杰的期待和对理想的向往。在对孤独的感慨中,诗人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对知音的渴望。在叙述中,诗人通过对比孤独与知音的存在,进一步深化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的最后一句“归去旧江干”则展现了一种归属感,暗示着对故乡的眷恋与安慰。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显示了贯休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诸葛子作者,诗曾我细看:指出对诸葛珏的诗歌有过细致的阅读,表明了对他的敬重。
  2. 出山因觅孟,踏雪去寻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求,表现出对理想的追寻。
  3. 谬独哭不错,常流饮实难:描述了孤独感,尽管饮酒,却难以释怀心中的忧愁。
  4. 知音知便了,归去旧江干:强调知音的重要性,表现出对故土的思念与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寻找英雄的过程比作“出山”和“踏雪”。
  • 对仗:在“出山因觅孟”,“踏雪去寻韩”中,体现了对称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流露出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分析:

  • 诸葛珏:象征才华与理想。
  • :象征孤独与清冷的心情。
  • 江干:象征归属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出山因觅孟”指的是: A. 寻找朋友
    B. 寻找贤士
    C. 寻找财富
    答案:B

  2. “常流饮实难”中的“饮”指的是: A. 喝酒
    B. 吃饭
    C. 讲故事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知音是指: A. 知道自己的人
    B. 理解自己的人
    C. 喜欢自己的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贯休的《怀诸葛珏》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但贯休更侧重于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洒脱的饮酒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贯休诗文集》
  • 《唐代诗人风采》

相关查询

广州都试 辰山道人 和高九万雪诗 送周监门 杂兴十首 贺新郎(再用约字) 寄题建阳马氏晚香堂 六言五首赠李相士景春 其四 送勋侄铨试 用强甫蒙仲韵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恶意中伤 辰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潜颖 触机便发 交政 缶字旁的字 蹇谔之风 筋液 一金之俸 昏障 金光盖地 泣罪 艮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