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8:22
送道士归天台
道高留不住,道去更何云。
举世皆趋世,如君始爱君。
径侵银地滑,瀑到石城闻。
它日如相忆,金桃一为分。
这首诗表达了道士的高洁无法留住,离去又能说些什么呢?世间的人都在追求世俗的事物,而你却是独自钟情于道理。小路渗透着银色的光辉,瀑布声传到石城。日后若是想起你,愿把那金桃分享。
贯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道士,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道教思想的推崇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他的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常以山水、道教为题材。
这首诗可能是在送别一位道士时所作,表达了对道士高洁品德的钦佩和对其离去的惋惜,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感慨。
《送道士归天台》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贯休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道士的高洁与世俗的对比。开头两句“道高留不住,道去更何云”,道士的高尚品德虽令人敬仰,但在世俗中却难以长久,表达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接着,诗人进一步分析世人皆趋于世俗,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冷眼旁观。诗中“径侵银地滑,瀑到石城闻”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面,既象征着道士所追求的宁静境界,也映衬了他与世俗的隔绝。最后一句“它日如相忆,金桃一为分”,不仅是对未来美好回忆的寄托,也暗示着对道士友谊的珍视。这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意蕴深远,展现了贯休对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围绕道士的高洁和世俗的纷扰展开,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贯休对道教思想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道士”象征着什么?
A. 世俗的名利
B. 高尚的理想
C. 自然景色
“径侵银地滑”中的“银地”指的是什么?
A. 田地
B. 月光下的道路
C. 银色的河流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忘却
B. 珍惜与回忆
C. 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