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豁蒙楼登高分得日字仍次前均视纕蘅》

时间: 2025-05-21 20:02:57

诗句

北城可游无暇日,巾车始为重阳出。

今年禊事辍题句,自厌陈言甘懒忽。

曹侯督逋日相诏,未许诗筒阙其一。

后来兹盛恐无几,光景当前忍坐失。

斯须闻语动肝脾,且复登楼论人物。

山川果如酖毒喻,何苦篇章规俊逸。

回天无力怨浮云,此老幽忧信为疾。

与君相赏秋眼明,更喜霜钟应千室。

但求每岁花满头,浮世诗名从予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0:02:57

原文展示:

北城可游无暇日,巾车始为重阳出。今年禊事辍题句,自厌陈言甘懒忽。曹侯督逋日相诏,未许诗筒阙其一。后来兹盛恐无几,光景当前忍坐失。斯须闻语动肝脾,且复登楼论人物。山川果如酖毒喻,何苦篇章规俊逸。回天无力怨浮云,此老幽忧信为疾。与君相赏秋眼明,更喜霜钟应千室。但求每岁花满头,浮世诗名从予夺。

白话文翻译:

北城的游玩日子,正是无暇的日子,我的轿车才在重阳节这天出行。今年的祭典活动让我无心作诗,甚至厌倦了陈词滥调,变得懒散。曹侯发出诏书,督促我写诗,未曾允许我诗筒中缺少一句。如今的盛况恐怕不多,眼前的光景让我忍不住想要抓住。稍稍听到的言语便引动了我的情感,且再登高楼论述人物。山川的景象像是毒药的比喻,何必强求篇章的优雅。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我只能怨恨浮云,这种老年的忧愁确实成为了我的病。与君共享这明亮的秋天,更喜霜钟响彻千家万户。只求每年都有花开,浮世的诗名从我手中夺去。

注释:

  • 巾车:指用巾帕包裹的轿车,古代出行的交通工具。
  •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登高节日。
  • 禊事:古代春秋时节的祭祀活动,多为洗涤心灵。
  • 曹侯:指古代某位名将或官员,可能是隐喻。
  • 酖毒:比喻山川的景象对人心的毒害。
  • 霜钟:指霜降时节的钟声,寓意清冷而宁静的秋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浚,近代诗人,生于清末,精通古典诗词,追求诗歌的个性与创新。他的诗风常常表现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后,正值秋天,诗人感受到季节的更迭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和诗歌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叙述北城的闲游,当时正值重阳节,诗人怀着一种既期待又矛盾的心情,既渴望参与节日的欢庆,又对世俗的陈词滥调感到厌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表达了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反思。特别是在提到“山川果如酖毒喻”时,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心的苦痛相联系,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安。诗的最后,诗人希望每年都能看到花开的美好,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尽管诗名可能被夺去,但内心的丰盛与宁静才是最重要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城可游无暇日:北城的游玩日子,并非忙碌。
  2. 巾车始为重阳出:今天的出行正值重阳节。
  3. 今年禊事辍题句:今年的祭祀活动使我无心作诗。
  4. 自厌陈言甘懒忽:厌倦了陈词滥调,变得懒散。
  5. 曹侯督逋日相诏:某位官员催促我写诗。
  6. 未许诗筒阙其一:不允许我的诗中缺少一句。
  7. 后来兹盛恐无几:如今的盛况恐怕不多。
  8. 光景当前忍坐失:眼前的景色让我忍不住想要抓住。
  9. 斯须闻语动肝脾:稍稍听到的言语便引动了我的情感。
  10. 且复登楼论人物:再登高楼论述人物。
  11. 山川果如酖毒喻:山川的景象像是毒药。
  12. 何苦篇章规俊逸:何必强求篇章的优雅。
  13. 回天无力怨浮云:无力改变的事情只能怨恨浮云。
  14. 此老幽忧信为疾:这种老年的忧愁成为了病。
  15. 与君相赏秋眼明:与君共享这明亮的秋天。
  16. 更喜霜钟应千室:更喜霜钟响彻千家万户。
  17. 但求每岁花满头:只求每年都有花开。
  18. 浮世诗名从予夺:浮世的诗名从我手中夺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川果如酖毒喻”,将自然景象比作毒药,强化了对痛苦的感受。
  • 对仗:诗中多个句子采用对称结构,如“更喜霜钟应千室”。
  • 拟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赋予其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世俗的厌倦,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思考。诗人虽有对名利的渴望,但更珍视内心的宁静与丰盛,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城:象征着生活的环境与背景。
  • 重阳:象征着节日与团圆。
  • 山川:象征自然与人生的艰辛。
  • 霜钟:象征秋天的宁静与清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什么时候?

    • A. 农历八月初八
    • B. 农历九月初九
    • C. 农历十月初十
  2. “山川果如酖毒喻”中“酖毒”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事物
    • B. 痛苦经历
    • C. 生活的喜悦
  3. 诗人对诗名的态度是:

    • A. 追求
    • B. 漠视
    • C. 渴望得到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对比黄浚的诗与杜甫的《登高》,两者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自然的感悟,但黄浚更显得个人化与内心化,而杜甫则更具悲壮气息,展示出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近代诗人黄浚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西施 和乐章 西施 西施 为阮亭赋余氏女子绣浣沙图 西施洞 西施庄 西施捧心 西施捧心 西施菊 西施山戏占 西施 元夜独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谊切苔岑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时分 瓜字旁的字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幾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贞壮 凿枘圆方 不知者不罪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垂暮之年 承购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蟾魄 品尝官 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