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2:18
讨春同过赤阑桥。便约会良宵。
暗抬娇眼,故故向人抛。
凤枕鸳衾,取次香熏透,爱终夜难消。
岂知一旦芳心冷,空垂泪染冰绡。
画楼远隔,凝望叹无憀。
比翼参差,只羡双飞燕,尚时度花梢。
春天的美好时光,我们一起走过赤阑桥,约定在美好的夜晚相会。
我偷偷抬起娇媚的眼睛,故作轻松地向他投去眼波。
凤头枕和鸳鸯被,淡淡的香气弥漫,真爱在夜里难以消散。
可谁知道,一旦心中冷却,泪水空自染湿了冰冷的纱帐。
画楼遥远,凝视着远方不禁叹息无奈。
比翼鸟飞翔得参差不齐,只羡慕双飞的燕子,恰好在花梢间穿行。
汪东,清代诗人,擅长词赋,作品多描写爱情和自然景色,风格细腻而充满情感。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诗人通过描绘爱情的美好与失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向往与渴望。
《西施 和乐章》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爱情的甜蜜与苦涩。诗的开头提到“讨春同过赤阑桥”,用赤阑桥作为爱情相会的背景,意境悠远,春天的美好象征着爱情的初始与希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展现出爱情的脆弱与无奈。“岂知一旦芳心冷,空垂泪染冰绡”,表达了对爱情冷却后的失落与哀伤。诗的结尾以“比翼参差,只羡双飞燕”结束,既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与对爱情的敏感细腻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爱情的美好与失落,反映了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切思考与感悟。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汪东的《西施 和乐章》更注重描绘爱情的脆弱与失落,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爱情的深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