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1:2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1:21:56
西施捧心
作者:胡奎 〔明代〕
一痛一眉颦,夫差识未真。
曾知褒姒笑,即是捧心人。
这首诗描述了西施的悲苦与情感。她眉头微皱,似乎在隐忍着内心的痛楚,然而夫差却无法识破她的真实情感。曾经褒姒的笑容,正是她心中所捧的那份爱意与执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胡奎,明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描写历史人物及情感,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助历史人物西施的故事,表达对爱情、权力与命运的感慨。西施的悲剧命运与时局的动荡相映成趣,反映了诗人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西施捧心》是一首短小而含蓄的古诗,富含情感与哲理。诗中通过简单的意象,描绘了西施的内心世界。首句“一痛一眉颦”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施内心的苦痛和忧愁,令人心生怜惜。紧接着“夫差识未真”,则揭示了西施与夫差之间的情感隔阂,尽管她内心痛苦,但夫差却无法洞悉她的真实情感,显示出人际关系中的失落与无奈。
诗的最后一句“曾知褒姒笑,即是捧心人”,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提及,更是对西施情感的深刻反思。褒姒的笑容象征着那种被爱的温暖,也反映出西施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望与期盼。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深邃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探讨了爱情与权力的复杂关系,传达了一种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西施在诗中表现出的情感是:
A. 快乐
B. 痛苦
C. 无所谓
“夫差识未真”中的“识”意为:
A. 知道
B. 忘记
C. 误解
诗中提到的褒姒象征:
A. 美
B. 权力与爱
C. 忍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