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9:11
我诵明逸诗,豹林不可到。斯山幸不远,何日欹纱帽。
我吟诵明人的诗,然而那豹林却无法到达。幸好这座山并不远,何时我能在这里斜倚着我的纱帽?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风格以豪放、清新著称,常以抒情和抒志为主。陆游的诗作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遭际,情感真挚,语言朴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陆游心中对国家和故土的深切怀念与忧虑。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山林自然的向往以及对文人雅士生活的追求。
陆游的《郭氏山林十六咏·高碧岩》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他对山林的向往与对诗歌的追求。诗的开头“我诵明逸诗”便显示了他对古代文人的崇敬,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个诗人的身份和对文化的执着追求。接下来提到的“豹林不可到”则营造出一种难以到达、不可企及的感觉,象征着文人理想生活的遥不可及。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状的不满。
最后两句“斯山幸不远,何日欹纱帽”,表达了他希望能在这座山中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悠闲,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期盼与迷茫。这种心境的描写,反映出陆游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使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深度和思想的广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诗歌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然而又隐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思索,是一种深情而又复杂的情感表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豹林”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在山中做什么?
诗中“何日欹纱帽”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王维的诗歌都展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生的思索,但陆游更加强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宁静和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意象与表达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