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1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11:37
卜算子
百郡怯登车,千里输流马。
乞得胶胶扰扰身,却笑区区者。
野水玉鸣渠,急雨珠跳瓦。
一榻清风方是闲,真得归来也。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远行的感慨与思乡之情。百座郡县的官员都胆怯登上车马,千里之遥的马匹也在奔波劳碌。我求得一身的烦扰,却嘲笑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乡间的水流在渠中发出悦耳的声音,急雨中珠子般的雨点在瓦上跳跃。一张卧榻上,清风徐来,才是真正的闲适,真希望能够早日回到故乡。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抗金名将。他的词风豪放,常常表达个人的壮志和对社会的关心。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身居高位,内心却常常对国家和个人命运感到忧虑。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金国侵扰,国家动荡不安,辛弃疾对此深有感触。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卜算子》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用“百郡怯登车,千里输流马”开篇,描绘出人们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惶恐,表现了对家国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乞得胶胶扰扰身,却笑区区者”,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渴望得到平静的生活,却又不以此为满足,嘲笑那些不思进取的人,显示出其内心的孤独与坚定。
“野水玉鸣渠,急雨珠跳瓦”展现了自然之美,形成清新与宁静的对比,反衬出诗人内心的烦躁与对安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一榻清风方是闲,真得归来也”,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期盼与对闲适生活的渴望,整首词在豪放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呼应了古人“归隐”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展现了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百郡”是指什么?
“急雨珠跳瓦”中的“珠”指的是?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卜算子》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都是表达对家乡、故人思念之情的词作。辛弃疾的作品更显豪放、壮丽,而李清照则更加细腻、柔情,展示出两位词人各自独特的风格与情感。